4月17日下午4時31分,上海石化四期工程的核心————70萬噸乙烯主體裝置生產出了合格的乙烯產品。這
一裝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乙烯裝置。它的成功運行,標志著四期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上海石化基本實現了其發展史上的
第四次跨越。
上海石化四期工程總投資近65億元,除了核心的年產70萬噸乙烯主體裝置技術改造項目外,還包括新建年產20
萬噸聚丙烯項目,新建年產25萬噸聚乙烯項目,6.6萬噸腈綸改造
工程和熱電總廠擴建工程。工程從2000年6月18
日正式開工建設,至今年4月全面建成并投入試生產,預計今年6月正式全面投產。
從1972年在杭州灣金山海灘圍堤到1993年股份制改制,上海石化曾經歷了三期工程建設,實現了三次跨越。
一期工程于1974年打下第一根樁,到1979年全面建成,主要建設了以生產乙烯、滌綸、維綸、腈綸和塑料為
主的18套裝置。
二期工程1980年開工,到1985年全面建成,主要建設了10套生產裝置。
三期工程主要建設了30萬噸乙烯等7套裝置,1987年開工建設,1992年全面建成,不僅使上海石化成為我
國最大的油、化、纖、塑綜合的石油化工基地,輕油回收率提高到67%,而且為我國自籌資金搞大型項目建設作出了有益的
探索。
與前三次跨越相比,四期工程則是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前夜,上海石化在新世紀以新的姿態參與市場競爭的一個“
希望工程”。工程建成后,上海石化的乙烯生產能力將達近90萬噸,聚烯烴生產能力達91萬噸,腈綸生產能力達15萬噸
,從而使上海石化向具有千萬噸級原油加工能力和百萬噸級乙烯、聚烯烴、合纖以及合纖原料生產能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
代化石化企業邁出關鍵的一步。
這次持續了近兩年時間的四期工程建設集中體現了以下特點:
———技術新,規模大。
通過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改造既有裝置,集中體現以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的先進理念,提升了我國石化工業的技術能
級和規模效益,對上;A產業的結構調整、升級換代、健康發展和工業新高地的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
———產品優,檔次高。
特別注重產品路線的選擇,使上海石化在主要產品的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的同時,產品結構、產品質量、技術含量等
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形成了一批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競爭力強、能頂替進口的優勢產品,對緩解國內高檔次石化產
品緊缺的矛盾,提高化工、化纖產品的自給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國產化,大突破。
通過大力推進重大設備和技術的國產化,實現了我國石化裝備國產化的重大突破,對有效降低我國大型石化項目的投
資,增強我國石化工業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加快我國石化工業的發展步伐,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新挑戰都有十分重要
的意義。
———模式新,速度快。
與以往的大型基本建設和重大技術改造不同,在本次改造中,上海石化實行了“一級管理、明確授權、落實責任”的
全新管理模式,公司對財務、設計管理、工程管理、物資采購等實施一級管理。同時為了進一步發揮建設單位的積極主動性,
將工程建設中的一部分職責適度授權給各有關單位,從而將工程建設管理的責任落到了實處。這種全新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
工程的設計、施工速度,確保了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控制了工程費用,預計可節約費用近10%。
70萬噸乙烯技術改造建設周期只用了22個月,創國內和國際同類裝置技術改造的先進水平。
作為中國最大的高度綜合性的石油化工企業之一,最大的乙烯生產商,上海石化的產品占據了國內石化市場的最大份
額。四期工程的建成投產,無疑為企業增強競爭力、穩定市場份額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上海石化生產能力的擴張也將在一定
程度上緩解我國石化產品“供不應求”的現狀。
據統計,我國對乙烯等石化產品的需求增長速度明顯超過GDP的增長速度。1999—2000年,我國GDP年
均增長10.1%,而原油消費量從1.10億噸增長到2.21億噸,年均增長7.2%;乙烯的需求量從200萬噸增長
到860萬噸,年均增長15.5%。
與國內石化產品供應不足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的石化產品總體供大于求。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為國內石化工業提供廣闊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理所當然成為了眾多跨國企業垂涎的“大蛋糕”。國外大的石化公司在這一點
上已經達成了共識:世界石化市場的重心正移向中國。一些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在直接向中國輸出石化產品的同時,還以合資
建設乙烯裝置等形式搶占中國市場。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