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01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已基本結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上市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較2000年同期下降
兩成;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歷史新低,同比降幅近22%,這是繼1998年以后出現的最大跌幅。為什么上市公司業績會出
現如此大的縮水呢?為此,本報今起開辟"聚焦上市公司業績探新低"欄目,全面、深入地分析其中的真實原因。
截至目前,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家數為1173家,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1369元,而1996年上市公司
公布年報家數為595)家,平均每股收益為0.294元。五年里上市公司數量擴容接近一倍,業績卻縮水了一半還多。凈
資產收益率自1998年以來也呈現出下滑態勢。1997年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接近11%,1998年上市公司平均每
股收益雖首次探低,但凈資產收益率也在8%左右,而2001年這一指標僅為5.5%左右。
與此同時,2001年上市公司虧損形勢也相當嚴峻。目前,滬深兩市共有151家上市公司披露虧損年報,比20
00年98家的數量增加了55%,虧損比重高達12.93%,這一比重比1995年高出近8個百分點,比1998年還
高出3個百分點。在上述151家虧損公司中,有88家是虧損"部落"里的"新面孔"。
上市公司業績整體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公司股本擴張較快、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下降、委托理財出現虧損、執
行新會計制度及上市公司造假被揭穿等因素。從目前的情況看,新會計制度的全面實施是上市公司2001年度業績數據呈現
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1年是上市公司實行新的《企業會計制度》的第一年,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針對新制度的要求,對公司的會計
政策進行了相應的調整。由于新制度更加全面地貫徹了謹慎性原則,其中關于八項計提、開辦費、非貨幣性交易和債務重組會
計處理等新規定,對很多公司的凈利潤、股東權益產生了較大影響。
比如資產減值準備由四項增至八項,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度1071家上市公司因新增四項減值準備調
減凈資產達165億元。而公司在籌建期間所發生的費用,不再進行分期攤銷,要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
經營當月起一次性計入損益。粗略估算出此項會計政策變更對上市公司本期及以前年度收益的影響為22.4億元。
再看"追溯調整",其本身對上市公司的當期收益影響并不大,初步估算,大約為10%左右,但不少上市公司欲"
置之死地而后生","讓我一次虧個夠"成了獨特景觀。這方面ST中華最為典型,該公司2001年度共計提減值準備和特
殊減值準備20.3億元,由此導致2001年虧損22.6億元,每股收益為-4.71元。此外,深康佳因此原因虧6.
99億元、ST春都虧2.278億元。當然,這其中不排除一些面臨戴帽或退市壓力的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政策變更的機會
,充分釋放經營壓力,以圖在未來財務狀況得以迅速改善。由此可見,部分公司利用會計政策變更進行集中計提損失導致巨幅
虧損以優化今年的財務報表,也是去年整體業績下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利潤的可靠性,新會計制度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的處理中盡量減少了公允價值的運用,從
而壓縮了企業利潤操縱的空間。受此項政策影響最大的是ST、PT類上市公司。尤其對于那些急于扭虧而避免退市的PT公
司,其扭虧的難度越老越大。另外,為了從制度上規范上市公司的關聯行為,有效制止突擊重組現象的發生,2001年底財
政部頒布了《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為上市公司的突擊重組劃上句號。ST原宜由于重大資產
出售中的股權轉讓手續未能如期完成,相關收入不能確認,并因此提取壞帳減值準備,據此公司2001年出現虧損6204
萬元。ST鞍一工也因與關聯方的交易收入不能計入當期收益而導致公司連續三年虧損。
有關業內人士對此認為,不可否認,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使得上市公司2001年度業績數據出現下滑,但這樣的業績
無疑更接近真實情況。從這個角度而言,上市公司2001年業績更能促使投資者正確地判斷公司價值,其可信度應該也有了
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在部分業績數據下滑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證券市場在市場化、國際化的背景下,高標準的會計處
理、嚴格的會計估值,使得上市公司業績數據更有利于在國際化評價體系中進行比較,這是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重要表現。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