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許亞青
有一件事,讓當年姚引良這位45歲的西安市科委主任(曾經是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的副主任,發稿時已是西安分管科技、工業、外經貿的副市長)至今印象深刻。
2000年1月,飛利浦總部派人到中國考察,想在中國建立其研究中心。在對上海、北京
進行了考察后,決定將其新的研究中心放在上海。而此際科技部和信息產業部的有關官員一致向飛利浦的考察人員推薦——到西安看看,但飛利浦最高層已經做出了把研究中心設在上海的決定,而該決策將在3月30日向全球發布。抱著一份疑惑,2000年正月初十,飛利浦考察團一行跑到了西安。很快,飛利浦董事會做出決策,除了上海外,將在西安同時建立飛利浦亞太研究院西安研究中心。讓姚引良忘不了的是考察團的人臨登機時對他所說的一番話:“我到西安來過三次,但三次來都是來旅游,到過大雁塔、兵馬俑,但卻不知道西安這個城市有如此強的科研實力!”
此后,姚引良留心觀察了一下,發現在一般公眾的心目中,西安只等于兵馬俑,但卻不等于高科技基地!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兵馬俑或碑林的強勢,反正人們似乎淡忘了這樣一組數字:西安有普通高等院校39所,研究生培養單位48個,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25萬人,每年有7.5萬名大學生畢業;民辦高等院校66所,中等專業技術學校112所。
西安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0萬人,占全市職工人數的27.5%,這一比例在中國省會城市中是最高的。
西安有從事計算機、軟件和通訊專業的科技人員12萬人,每年從高等院校畢業的電子信息、軟件和計算機專業大學生1.1萬人。
西安擁有市級以上的科研機構67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55個,有各類技術開發機構2000多家;西安每年有3000多項科技成果產生,其中重大科技成果1000項左右;
西安高新區累計轉化科技成果3500多項,其中列入省市級產業發展計劃1300多項,列入國家科技產業計劃350項。單2000年就有441個高技術產業項目列入國家和地方政府各類產業扶持計劃,其中國家計劃135項,居中國高新區首位!
這些科技資源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國家重要的軍工企業和國防科研機構,歷來是不允許外泄的,這是一道科技資源的“圍城”!但國家卻在這些機構上做了巨大的投入,這些機構往往具有成熟的技術人員、先進的實驗設備和高級的研究人才。和平年代,軍工企業及其研究機構出現了明顯的生產力過剩狀況,而卻只能閑置不能走向市場。
除此之外,西安很少有高校像西安交通大學一樣,擁有自己龐大的產業集團:開元集團下屬企業已經有兩家買殼上市,西安交大產業集團的實力在全國高校企業中名列第四。但西安更多的部屬高等院校,如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承接了許多國家項目,國家有大量的科研經費的撥入,如西工大在5.8事件后,立即承接了液氧煤油催化劑的研究,單這一個項目,國家就投入了11億人民幣。顯然,國家科研經費的增加無疑對西安一些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走向市場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緩作用。
怎樣把科技優勢變成經濟優勢?這是姚引良需要面對的問題。姚引良是西安高新區的元老,他清楚地知道,這個問題恐怕還是要由高新區去解決。
高新區要想充分利用當地的科技資源,看來只有兩條途徑:一是大力培養中小企業,讓這些企業鉆入各科研機構和軍工企業中,化整為零地分散利用其研究和生產優勢,如通源石油就是這類企業的典型;二是進行各種形式的服務以推進技術和市場的對接,揭去覆在科技資源臉上的這層面紗,吸引到諸如摩托羅拉、英特爾、微軟等企業的研發機構的蒞臨,從而成為中國西部重要的研發中心。
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聰林2001年就做了這樣一件事:把西北工業大學20個博士和高新區的企業召集在一起,做了一次“嫁接”。那次全省性的大會,規模300人,博士后100人,企業200家,在對100名博士后研究的方法和領域進行充分的了解后,按照領域和行業分劃推介給諸企業。王聰林如今最重要的一個任務是,把西安市本地的科研資源摸清楚,然后把形成的優勢資源向外部宣傳,他恐怕還要制定更細的規則,如和哪些院所可以合作,高新區又能提供哪些相應的優惠條件等,以動員院所拿出魄力和積極性與市場握手。
第一部分:技術部落——西安高新區的企業生態
科技“圍城”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投資體系演變
軟件精英的夢想起點
第二部分:城外之城——西安“新城”的崛起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