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軾替誰補位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04月12日 08:12 中華工商時報 |
|
2002-4-128:04:59社評
當經濟學家茅于軾走出書齋,以創辦人的身份出現在北京富平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開學典禮上時,他從人
們通常認為的政策建議者,成為了一個身體力行者。這種頗具試驗意義的舉動與他8年前在山西臨縣的扶貧基金會一脈相承,
其終極目的是為解決中國的農村問題提供一種嘗試。只不過這一次,茅于軾關注的是農村人口的城市化。73歲的茅于軾是
一
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他當然知道,一個甚至更多的“富平”都承載不了如此的使命,但他依然執著,這已經遠遠地超出了他
作為一個經濟學家通常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事實上,如果農民的貸款渠道是暢通的,就不會有8年前臨縣的貸款基金會,如果
農村人口的城市化引起了有關決策部門足夠的重視,并且有了正面的積極的回應,茅于軾辦學,本來不該引起那樣大的關注,
甚至茅于軾是否會辦這樣一所學校,還是一個問號。因此,在我們看來,茅于軾其實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揭示了當前中國農村
政策存在的種種盲點。茅于軾讓我們看到,進入21世紀的中國農民面對了眾多生存和發展難題,而這些問題是其自身無力解
決的;茅于軾同樣讓我們看到,一些困擾農民的緊迫問題,解決起來并不像通常想象的那樣難,盡管他的學校僅具試驗的意義
。茅于軾創辦的扶貧基金會試圖以一種非官方的方式證明,市場化的扶貧才更有效率。但是,在基金運行8年,市場開始證明
其更優的扶貧效率,基金總數從幾百塊增至20多萬元時,他的試驗仍然遭遇了阻力。3個月前,有關部門以“非法集資”為
由要對其予以取締。茅于軾因此在一篇文章中反擊:“一些低效率的金融單位,不但付不出存款的合理利息,還造成了大筆呆
帳,不去改進他們而要取締我們,實在是沒有道理的。”這讓我們確信,在農村和農民問題上,仍然有太多計劃經濟的邏輯。
這種邏輯使得一些本該由市場主導去解決的問題仍然打上了行政力量的烙印。因此,在農村市場取向的改革進程中,一些政府
部門無力承擔變革者的角色,甚至缺乏推進變革的動力,更不用說確立一種順應變革的規則和政策體系。茅于軾充當了一個補
位者的角色。令人遺憾的是,8年前茅于軾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8年后他不得不扮演同樣的角色。農村的未來對中國經濟的
持續穩定具有戰略性的意義。被認為擁有龐大潛在購買力的農村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可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這
一切將取決于中國農民的收入水平。讓農村富余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擴大城鄉經濟往來被認為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對策。
但是,農村人口進城所要面對的種種或明或暗的壁壘,不僅使眾多的農村富余人口被人為地阻隔在城市之外,農業人口向非農
產業轉移的一條有效途徑現在看上去更像一條羊腸小道。由于大量農村富余人口依然被非市場化的力量圍困在土地上,這就導
致了一個更嚴重的后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履艱難,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阻力重重,農民增收因此
缺乏持久和根本的動力。我們注意到,在中國已經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框架的條件下,農民仍然缺乏自由平等地進行
市場選擇的機會。實際上,即使在平等的選擇權利面前,農民的機會也取決于他的選擇能力。而這種自由選擇能力的提高,其
實取決于農村人口在多大程度上以及何種層面上享受到義務教育,但農村教育的窘境使我們對此無法持樂觀的態度。我們擔心
,在未來的選擇中,教育軟肋對農村的影響也許是決定性的,這將使競爭的天平根本不會向農民傾斜。這其實是解決農村問題
面臨的最大困局。當路徑不再是一種困惑時,我們需要尋找的答案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讓出位者歸位。(12A3)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