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國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實現了不良貸款的凈下降,這是我國金融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但也
有人對此表示懷疑。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監管一司司長唐雙寧特撰稿,就降低不良貸款有關問題進行了全面論述
從1995年全國銀行業經營管理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降低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開始,經過近7年時間的
艱苦努力,到2001年底,四行首次實現了不良貸款的 凈下降,這對防范金融風險具有歷史意義。
防范金融風險重要保證
在我國的全部金融資產中,銀行業資產占85%以上。防范金融風險,應當特別強調防范銀行風險;四行是我國銀行
業的主力軍,其市場份額約占全部銀行業的73%。防范銀行風險,應當特別強調防范四行風險。
銀行風險是指銀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其有多種表現形式,如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操作風
險、法律風險等。就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目前四行的風險主要表現為資產風險———其中主要是信貸風險,即借款人不能按
期償還貸款本息形成的不良貸款;收益風險———即由于會計制度和自身管理的原因形成的潛在虧損;資本風險———即資本
充足率不足。上述風險中,資產風險即不良貸款是四行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同時又決定著其他風險。不良貸款高,收息率就
低,利潤就會下降;不良貸款高,風險資產就高,就會相對降低資本充足率。
商業銀行經營中必然會產生不良貸款,但應該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內。國際警戒線一般為10%左右,我國監管標準要
求不得超過15%。據《銀行家》雜志的資料介紹,國際上著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比例均控制在較低水平,如花旗銀行為1
.9%,匯豐銀行為3.5%,東京三菱銀行為8.8%。但是,近些年來,我國四行不良貸款比例一直高于規定水平,19
95年為21.4%,以后逐年有所增加,2000年末為29.2%,2001年底,雖通過努力,凈下降3.81個百分
點,但仍達25.4%。
不良貸款比例高,影響四行對經濟的支持能力;不良貸款大量發生,誘發社會道德風險;處置不良貸款,增加了財政
風險,損害納稅人利益;靠基礎貨幣解決,易引發通貨膨脹。同時,一旦發生嚴重金融風險,還將有可能引發地區性甚至全球
性的金融危機。
因此,為確保我國經濟發展第二步戰略目標的實現,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金融環境,必須大力降低四行不良貸
款。
不良貸款形成原因復雜
我國不良貸款的形成過程主要有三個時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向傳統的老工業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對盲目重復建設
發放貸款形成的不良貸款,約占1/3;90年代初經濟過熱時發放的貸款形成的不良貸款,約占1/3;90年代中后期,
國家實施企業破產兼并改制形成的不良貸款,約占1/3。成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時,受剝離額度限制,加上為了債轉股而剝
離了部分正常貸款及表外利息,實際只剝離10760億元,還有大量不良貸款尚未剝離。另外,上述三個階段發放的貸款在
剝離期間雖有些是正常貸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后來又衍化成不良貸款。
四行不良貸款問題是我國經濟轉軌過程中多種矛盾交叉、碰撞后的綜合反應,宏觀經濟因素和社會信用環境是影響貸
款質量的主要原因。
一是社會融資結構的影響。
我國間接融資占比過高(估計至少占80%以上),企業普遍缺少自有資金,大部分企業效益不好,必然拖累四行的
貸款質量。如90年代初的泡沫經濟,四行貸款即是催化劑,又是受害者,由此形成的不良貸款,至今仍創傷未愈。
二是宏觀經濟體制的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屬于政府主導的數量擴張型經濟,四行屬于國家專業銀行,根據國家指令發放貸款。體制轉
軌后,一方面在相當長一段時期仍存在滯后效應;另一方面,四行貸款又成為轉軌成本,如企業兼并破產,紡織、煤炭、軍工
、森工、外貿、供銷等企業的改制等等,都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貸款。僅有賬可查的1997—2000年國有企業改制,就由
銀行核銷呆壞賬1829億元。
三是國家政策性因素的影響。
經四行自查,僅由于政策性銀行劃轉、國務院根據宏觀經濟需要決定(含國務院決定后由職能部門辦理)而發放的特
定貸款中形成的不良貸款損失,初步匡算就達數千億元。
四是社會信用環境的影響。
據統計,截至2000年末,在四行開戶的企業中,逃廢債企業達32140戶,懸空銀行貸款本息達1851億元
。而且這僅是冰山一角,由此形成的道德風險還將在更大的范圍內和更長的時間里形成信用文化缺陷,進一步加劇四行的風險
。據人民銀行對四行316個二級分行檢查發現,主要由于企業問題和宏觀經濟等外部原因產生的不良貸款占全部不良貸款的
80.7%。其中由于政策調整形成的占21.4%,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形成的占35%,企業兼并破產懸空逃廢債務形成的
占9.3%,企業流動資金不足長期墊付形成的占9.2%,行政干預形成的占1.2%,其他占4.6%。
四行體制、管理等因素是影響貸款質量的重要原因。雖然《公司法》從法律上明確了四行的國有獨資公司性質,但總
體上仍處于從國家行政機關向國有獨資公司過渡過程中,尚未建立法人治理結構,人事、勞動制度仍比照國家行政機關模式管
理。四行機構臃腫,層次過多。目前機構總數達11.6萬家,分為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支行、分理處等4—5個管
理層次,傳導慢,效率低。另外,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適應新的需要。
監管工作的不足也影響貸款質量的提高。1993年以后,人民銀行開始轉換職能,工作重點轉到監管上來,雖然做
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監管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許多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努力保證數字的真實性
降低四行不良貸款是一個總體目標。由于不良貸款形成原因的復雜性,降低不良貸款不能期望畢其功于一役,要有長
期作戰的思想準備、體制準備和物質準備。總體上說,降低不良貸款工作要分三個階段實現:
第一階段,實現不良貸款增幅下降。1994—2000年,按同比口徑計算,四行不良貸款年均增長3.2個百分
點。
第二階段,實現不良貸款凈下降。到2001年底,當年下降了3.81個百分點。同時四行不良貸款余額也比上年
下降了907億元。
第三階段,與加入WTO過渡期銜接,爭取三到五年時間達到15%的監管要求。并經過更長時間的努力,爭取盡快
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實現不良貸款比例的凈下降,有的同志出于對這項工作的關心,可能會提出降低不良貸款的真實性問題。可以負責地
說,不排除個別銀行機構弄虛作假,但總體上比較真實、接近真實、相對真實。
一是人民銀行于2000年對四行不良貸款真實性進行了一次現場大檢查,查出當時賬面數同實際數相差4.6個百
分點,并且已經進行了調整。這從四行“五級分類”貸款中的不良貸款同“一逾兩呆”貸款日益接近也可以印證。目前兩類不
良貸款相差約3—4個百分點,而2000年前兩類不良貸款約差6個百分點。
二是人民銀行最近分別下發了《不良貸款認定暫行辦法》和《關于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這都從政策
、制度上保證了貸款質量的相對真實。
三是針對個別銀行機構在降低不良貸款工作中弄虛作假問題,人民銀行最近下發了《關于嚴禁以任何虛假或違規手段
消化不良貸款的通知》,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降低不良貸款工作中的弄虛作假行為。
還需要說明的是,也有的同志會提出,目前考核不良貸款的方式不科學,即目前是考核四行的不良貸款比例,如果加
大分母的話,也會實現不良貸款比例的下降。在此,我也可以負責地說,今年四行不但實現了不良貸款比例的凈下降,也實現
了不良貸款余額的凈下降。而且,這種考核方式與以前年度是同口徑的、可比的。
今后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雖然我們實現了不良貸款下降的第二階段目標,但任重而道遠,決不可以盲目樂觀。目前,四行不良貸款的總量依然
龐大,占比為25.37%;不良貸款結構進一步嚴峻,呆滯貸款在不良貸款總量中占比最高;不良貸款的表現形式更加復雜
,承兌匯票、擔保、信用證等墊款增加,表外風險將進一步暴露;外幣不良貸款居高不下,比本幣約高出9個百分點。
四行貸款質量同經濟的關聯度加大,大體形成四大板塊,使不良貸款的區域結構更加集中,一是以廣東等為代表的經
濟高增長、貸款高風險地區,二是以上海、北京、浙江等為代表的經濟高增長、貸款低風險地區,三是以東北為代表的經濟低
增長、貸款高風險地區,四是以西部為代表的經濟低增長、貸款低風險地區。降低不良貸款工作已從全面出擊轉入攻堅階段,
在支持西部開發、老工業基地改造的同時,需要拿下一批硬骨頭。從數量上看,四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廣東、遼寧、山東、
湖北、河南、江蘇、河北、黑龍江、吉林、四川等省,占全國不良貸款的58.6%,其中廣東最高,占全國的13.5%;
從比例上看,主要反映在海南、湖北、吉林、黑龍江、江西、安徽、河南、遼寧、湖南、廣西等省區,其中海南最高,達45
.5%。上述“雙料”地區有吉林、湖北、黑龍江、河南、遼寧等省。從分支機構看,四行154個一級分行中,不良貸款前
10名的分行機構數量占6.5%,而不良貸款余額占到30%;1261家二級分行中,有275個二級分行不良貸款超過
50%;四行有1334戶的法人客戶單筆不良貸款超過1億元。
產生不良貸款的原因尚未得到根本解決。1999—2000年,雖然剝離了不良貸款,但不良貸款未按預期幅度降
低,說明不良貸款一邊剝離,一邊上升。1998年當年不良貸款實際上升4900多億元;1999年當年不良貸款實際上
升5800多億元;2000年當年不良貸款實際上升3700多億元(其中含真實性檢查將未計算部分重新計入2990億
元,凈發生710億元)。2001年不良貸款的下降,帶有完成任務的性質。由于產生不良貸款的土壤尚未根除,存在以后
年度反彈的可能性。目前,全社會間接融資占比仍然過高;經濟結構調整任務艱巨,如四行東北三省分行2001年底不良貸
款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與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滯后有直接關系;四行縣級機構不良貸款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個
百分點,與相當一部分縣域經濟調整緩慢有直接關系;社會信用未能根本好轉,部分企業到期仍不愿正常還款或有賴債行為。
同時,由于信貸資金向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集中,向壟斷性行業集中,存在風險集聚和形成新的不良貸款的可能。
實現目標是完全可能的
我們要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第三階段目標,這是一項重大和艱巨的任務。我們既要看到它的艱巨性,也要看到有
利條件,看到可能性,堅定信心,志在必得。
首先,從外部環境看,宏觀經濟環境正在逐步好轉。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近年來一直保持較高增長水平,經濟增長的
質量正在不斷提高,產業的結構性矛盾正在逐步解決,國家化解銀行風險的能力正不斷增強。
其次,從四行自身看,管理水平正在不斷提高。通過建立健全授權授信、審貸分離、貸款三查等制度,逐步完善了信
貸管理體制,新增貸款質量較好;清收和盤活不良貸款力度加大,通過建立責任制、實行不良貸款清收目標管理等方式,已經
探索出一條不良貸款集中化、專業化清收盤活的路子,不斷消化了不良貸款余額。
第三,監管正在不斷加強。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國初步形成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銀行行業自律、中介機構參與、中
央銀行職業監管的全方位銀行風險防范格局。這都有利于實現降低不良貸款的第三階段目標。
第四,國家正在積極研究制定幫助四行化解不良貸款的政策措施。今年,財政部出臺了新的呆賬準備金提取辦法,擴
大了呆賬準備金提取的范圍和比例,有利于加快呆賬貸款核銷的進程;經國務院批準,正在進行四行貸款企業表外欠息減免工
作同回收不良貸款掛鉤的試點;正在積極研究解決四行的特定貸款問題。
第五,加入WTO后,通過緊密參與國際分工,利用國際市場,我國經濟金融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可以利用更多
的外資來促進化解不良貸款。(唐雙寧)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