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詩成
元旦前參加了一個培訓研討會,是關于“媒介倫理”的。針對連續有媒體在資本或權力壓力之下,做出極不專業甚至違背基本人性的新聞操作,大家都深感憂慮。筆者發言提出了一個觀點:中國傳媒業的倫理水平,不能只靠一些傳媒精英的道德自覺,而要取決于整體傳媒業的生態—媒體之間不能搞相對圈子化的密閉式運行,而要做到開放式的相互批評,將那些拙劣的媒體行為逼到死胡同,實現傳媒業的優勝劣汰。
令人欣慰的是,元旦過后,連續看到了幾起“媒介批評”的新聞,讓我怦然心動。一是四川一媒體因在一起車禍報道的現場照片中抹去了肇事車身上的“路政巡查”字樣,近日深陷輿論漩渦,甚至被戲稱為“報改改”。(《南方都市報》1月9日)二是湖南湘潭礦難28人受困其中25人遇難,當地官方新聞稿的大標題就是“領導高度重視反應非常迅速措施非常有力取得很好成效”,此報道遭到網民質疑:都死了25人了,還“很好成效”?(《都市快報》1月7日)
從“媒介倫理”的角度,這些都可以算廣義傳媒界的自我矯正吧。稍有遺憾的是,媒體在報道之時或者都采用了“某報”“一媒體”等仍然模糊的字眼,或者批評只是網上進行,讓這種批評失掉了很多魅力,也使我們不敢盲目樂觀。
這些年,媒體挑戰基本倫理底線的事情不時發生。小到記者排隊收紅包、搞有償報道、搞極度媚俗報道,大到給廣告客戶面子,像昔日三鹿手拿鈔票四處投放廣告“封嘴”所做的那樣。有什么辦法能讓搞亂江湖規則的媒體無立足之地?自律?從來就是只對君子管用,對“小人”不管用,過分倚重自律,結果只能是“老實人好人吃虧、奸猾狡詐者得好處”。或許,也應該借鑒經濟領域里“市場競爭”的那套理論,在媒介市場的公開競爭中保持基本秩序,用“市場”的手法來實現傳媒業的優勝劣汰。權力與資本對媒體的侵入,都是局部的,很少能做到全部覆蓋。你給資本面子,拿了鈔票后涂脂抹粉,我不給面子,給你洗個素面朝天;你給當地政府遮丑,我就連你一起“揭丑”,讓你一起丟人。若能形成這樣一個基本局面,為了聲譽、為了生存,媒體總要多一些顧忌,多講一些倫理。
在很多國家,“媒介批評”本就是保持媒體純潔性的重要工具。中國的“媒介批評”作為一門學問,在高校里的學科體系探索上不斷發展,但在現實中,應用的卻遠遠不夠。大多數缺少批評的勇氣,也缺少被批評的雅量。從連續出現的幾起“批評媒體”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巨大的障礙之石被撬動了一角,能否徹底挪開,卻需要取決于有沒有更多媒體的精神自覺與勇敢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