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偉
7月6日,蒙牛乳業(02319.HK)公告稱,中糧與厚樸基金以每股17.60港元的價格購入蒙牛乳業新增發的1.738億股,約占增發后蒙牛乳業總股本的10.01%。同時,蒙牛管理層設立的金牛、銀牛公司和老牛基金會再向中糧和厚樸出售總計約10.01%的股份,雙方共持有超過20%的股權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
這是似曾相識的一幕,2008年9月3日,同樣是民營企業的匯源也曾計劃以2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可口可樂公司,后因涉嫌壟斷而夭折。作為中國乳業中最大的民營企業,蒙牛此次出售的對象是央企,因此,輿論有“民退國進”一說。
我們認為,此次蒙牛售股主要原因是創業者套現驅動。觀察匯源和蒙牛可以看出共同點,創業者將企業做大到一定程度后,面臨激烈的競爭,進入發展瓶頸期,而人才、資本與技術等要素也不支持能夠闖出新的天地。因此,朱新禮、牛根生等人選擇套現是不得已的選擇,而他們也有共同的去向,即進軍上游行業。朱要去種植果樹,而牛則用自己的老牛投資基金聯合美國私募基金KKR和中國香港私募基金鼎暉投資蒙牛現代牧業,養牛去了。他們若都套現成功,則可以依靠向自己曾創下的加工企業提供原料,獲得穩定的持續的收益,這在商業上是最好的選擇。
去年,三聚氰胺危機爆發后,中國乳業遭遇集體重創,蒙牛也不例外,進而發生的股權保衛戰、特侖蘇危機等,嚴重削弱了這家民營企業的市場形象,并影響了它的發展。顯然,公司高管此時對未來信心顯然不足,選擇集體套現,也可以消除創業收益灰飛煙滅的風險。
導致蒙牛此類民營企業創業者退出的因素,并非所有制問題,而是民營企業本身發展難以為繼,甚至有守不住的風險。造成這一問題的主因是,經過若干年高速發展,中國產能過剩,市場相對飽和,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增加了競爭壓力,企業也缺乏足夠現代化的管理人才,技術創新也后繼無力。如何從一家草根色彩很重的民營企業進化成一家具有現代企業制度的公司,是中國民營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有一種頗為流行的觀點,蒙牛案例表明民企發展受到限制,這種說法較為模糊。在一些受到管制的領域,民企受到歧視,但是乳業、果汁以及家電等開放性行業,則處于完全市場競爭狀態。匯源和蒙牛在各地的投資也都受到了當地政府的歡迎和支持,并提供土地免費使用、稅收優惠等好處,蒙牛用了6年時間從100萬元投資到實現100億的銷售額,沒有政府和銀行的支持,是不可能實現的。
問題的實質在于,在經濟危機期,國企總是獲得政府強有力的支持,而民企則不享受這一待遇。今年以來7萬億的信貸主要流向了國有大型企業,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積極吸引央企并購當地民企或者地方國企,大樹底下好乘涼。這讓民企處于不公平的市場環境,也因此導致“國進民退”,混合所有制頗為流行。讓民營企業信心不足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近年來,一些民營企業主經濟活動因觸犯法律而入獄,但國有企業當中,除少數因貪污受賄者外,大部分高枕無憂。這些商業上的和政治上的“體制差”,造成了民營企業選擇國資背景,可以享受體制福利與保障。
我們認為,民營企業問題首先來自本身,過去需求方市場是民營企業超速發展的主因,一旦市場飽和,民企自身的能力將決定未來的命運,民企需要一次自我改造運動,被并購可能是無奈選擇。其次,政府應該開放壟斷領域,允許民營企業公平參與,享受國民待遇;其三,在危機處理時,政府要無差別的對待國有和民營企業,而不能造成體制上的歧視,中國經濟實現結構轉型的希望在于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