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撰稿人 鈕文新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悄然提速?
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在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
12月19日,溫家寶總理表示,中央已經決定采取措施支持香港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其中包括“允許符合資格的企業在香港以人民幣進行貿易支付,中國人民銀行將與香港金管局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等。
12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進一步規定:“允許在內地有較多業務的香港企業或金融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12月5日,第五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期間,中國政府決定,將允許在華外資法人銀行為其客戶或自身在銀行間市場進行債券交易。
一系列重大的政策安排,不僅增加了中國外貿的方便性,同時也意味著中國的金融市場開放已經擴展到了貨幣市場層面,資本市場開放已經擴展到了債券市場層面。與之相應,人民幣國際化(至少是區域化)進程悄然提速,而更為醒目的則是香港,它將在這樣一個重大變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美國已經“破產”了,至少在技術層面上肯定破產了。這必然導致過去那種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發生動搖,甚至解體,美元以往的光澤正在消退。另外,財政手段的缺失使得歐元區的情況可能更糟。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民幣與各“軟貨幣”貿易對手實施貨幣互換,一方面使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得以強化,另一方面也使中國的對外貿易增加了許多靈活性,至少可以逐步擺脫對美元等前途未卜的“硬通貨”依賴。
人民幣國際化還需時間
不過,人民幣國際化需要許多前提條件。首先,它要求人民幣幣值的長期穩定,否則會給貿易對手帶來巨大的匯率風險。但對誰穩定?對美元、對歐元、還是對一個貨幣籃子?這需要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進一步改革。在全球貨幣體系的未來走向尚不確定之時,談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進一步改革的問題未免過早。其次,它需要中國金融相對充分地開放,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實現基本完全的可自由兌換。在這一點上,香港將會幫助人民幣逐步完成資本項下的自由兌換,而這樣一個過程,也將使香港成為未來中國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甚至是亞洲的金融中心。
使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必將導致外國人更多地持有人民幣,這些人民幣需要通過投資回流中國,同時中國也有義務為這些人民幣提供保值增值的通道,允許外國政府或私人使用人民幣到中國投資那些流動性好的金融商品。
香港的機會來了
實際上,香港已經為此提供良好的條件,外國人可以通過在港投資人民幣債券,或透過銀行渠道到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也就是說,當中國政府為人民幣安排“走出去、流回來”的國際化變革之時,香港站在了關鍵點上;未來香港的資金流、資本流會呈現數倍放大;香港經濟將大量融入人民幣因素而漸漸擺脫美元困境。
一切金融市場行為的核心與根本是:形成資本定價。過去的香港,盡管金融人才充足、金融設施完備,但它并不是一個金融中心。不僅沒有資本定價權,甚至從未對任何金融商品定價。 現在,人民幣的國際化(哪怕僅僅是區域性的)的進程為香港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香港借此與中央政府密切合作,那香港必然在即將到來的一個“新亞洲時代”里,成為舉世矚目的、有中國資本作為強大后盾的、獨立的國際金融中心,至少是亞洲的金融中心。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