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zhuǎn)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zhuǎn)到正文內(nèi)容

張賽娥:次貸危機不必過度解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0:08  中國證券網(wǎng)-上海證券報

  張賽娥,香港南華集團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人之一兼董事,并任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南華(中國)有限公司副主席及行政總裁。張賽娥1981年開始證券生涯,持有美國伊利諾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證券金融投資及制造業(yè)有豐富經(jīng)驗。張賽娥現(xiàn)為中華海外聯(lián)誼會理事、香港女工商及專業(yè)人員聯(lián)會會員及香港貿(mào)易發(fā)展局經(jīng)濟及玩具咨詢委員會委員。

  主要觀點:

  ◎目前A股市場已到了比較合理的水平,但不能說底部已看到了,跌總會跌到超賣的時候,就像漲的時候會漲到超買一樣。

  ◎目前的A股市場根本還沒到需要政府救市的時候,這種幅度的調(diào)整很正常,從長線來看,中國未來的經(jīng)濟成長空間很大,A股的爆發(fā)力也是很大的。但從短期來講,還是燙平一點比較好。

  ◎目前中國市場的印花稅在世界股市上也是比較重的,我覺得過高了,我們的游戲規(guī)則要和世界接近,我覺得現(xiàn)在世界趨勢是單邊征收印花稅,或者干脆不收。單邊收印花稅有個好處,那就是如果收賣方的錢,其實可以 鼓勵投資者持有股票久一點。

  ◎我個人建議,創(chuàng)業(yè)板的推出,還是要考慮綜合因素,設置一些門檻。香港創(chuàng)業(yè)板之所以沒有成功,就是因為一度只要有經(jīng)營業(yè)績的企業(yè)誰都可以上市,所以魚龍混雜,這對市場不利。

  ◎金融市場小問題可以引起大危機,開放中的中國金融業(yè),應該建立金融危機預警機制。

  ◎中國金融業(yè)在對外資開放的同時,還應該對民間資本開放,造成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面。

  ⊙本報記者 朱國棟 謝曉冬

  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巾幗英雄并不罕見,但能取得像張賽娥這樣成就的女性卻鳳毛麟角。20世紀80年代,她就和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合資創(chuàng)業(yè),成為香港南華集團創(chuàng)始人之一。

  張賽娥被稱為香港證券業(yè)的“大姐大”,除了她的南華集團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外,還因為她是香港著名股評家。在創(chuàng)辦南華集團之前,張賽娥就開始了股評生涯,她的專欄《娥姐錦囊》在香港中小投資者中很受歡迎。

  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中香港也受害頗深,西方對沖基金還興風作浪,張賽娥在電視節(jié)目中與支持人辯論起來,堅決主張政府干預市場。

  張賽娥還是投資市場的預言家,而且判斷頗為精準。她對A股市場也十分關注,早在2007年3月,正當A股市場一片瘋狂時,張賽娥就指出“A股市場正在醞釀泡沫”。

  如今,美國次貸危機已影響全球,中國又面臨通貨膨脹、人民幣加速升值壓力,A股市場從6100多點調(diào)整至3600多點時,張賽娥認為,次貸危機不必過分解讀,A股市場估值已趨合理。她認為,這波調(diào)整并不一定意味著市場從此走熊,而是“超買之后肯定會有一個超賣的過程”,盡管中長線來說A股估值已合理,但仍有可能下跌。

  從股評家到香港證券業(yè)“大姐大”

  張賽娥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從事證券業(yè)。1981年,張賽娥在美國讀完MBA后回到香港,應聘到新鴻基做證券分析員,一年半以后又做起了證券業(yè)實務。1988年,已有7年證券業(yè)工作經(jīng)驗的張賽娥與另外兩個朋友一起開創(chuàng)了南華證券公司。

  如今,南華集團的業(yè)務已涉足證券、傳媒、玩具、房地產(chǎn)、種植業(yè)、珠寶首飾、制藥、服裝等近20個行業(yè),在內(nèi)地也有多家投資企業(yè),公司員工達5萬多人。張賽娥還是香港的雜志大王,目前她經(jīng)營著17本雜志,其中包括香港發(fā)行量最高的女性雜志《JESSICA》等。

  盡管事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張賽娥并沒有放棄她的老本行。張賽娥在《Capital》等多家媒體上長期刊登“娥姐心水股”、“娥姐錦囊”等股評專欄文章,在香港市場很有號召力。

  內(nèi)地市場股評界魚龍混雜,常有股市黑嘴為黑莊服務,已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張賽娥認為,股市黑嘴在香港很難生存,和香港的市場環(huán)境有關。張賽娥認為,最成熟的市場不一定有許多硬性規(guī)則,它自身即有一定的市場力量促進調(diào)節(jié)和自律:如果亂說話,大家不會聽信你,報館也不會隨便訪問你;如果涉及股評人造謠造假,警方可以把他抓起來,這是負刑事責任的。

  在關鍵時刻,敢于堅持自己的原則也是張賽娥得到香港中小投資者青睞的重要原因。1998年張賽娥堅決主張政府干預市場,狙擊海外對沖基金,成為香港投資圈的一段佳話。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fā)后,香港股市和樓市也和其他東南亞國家與地區(qū)一樣,開始暴跌。到了1998年年終,市場一片人心惶惶,許多市民甚至認為要把所有港幣換成美金。當時香港政府對是否要干預市場以救市舉棋不定。張賽娥告訴記者:“當時許多專家認為,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經(jīng)濟體,就不應該出現(xiàn)政府干預,所以不能救市。當時我和香港某電視臺的主持人辯論,我認為政府應該救市,我認為,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

  “平時媽媽教育我們,要對客人友善,但現(xiàn)在有個賊進到你家里,你還要對他很好嗎,那是不可能的!當時索羅斯等許多對沖基金在搞鬼,他們想用對泰銖的辦法攻擊港幣,然后在股市上融券,一直往下砸,一下子把我們壓得一塌糊涂,然后在股指上賺錢,明知道有人在搞你,我覺得不出手不行。我當時呼吁,香港政府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政府,這樣的金融危機不出手,你什么時候再出手?難道要等市民都放棄港幣時,你才出手么?”

  張賽娥當時的呼吁最后付諸為香港政府的行動,從此,張賽娥在香港股民的心目中不只是股評家,還是英雄。

  這場危機之后,張賽娥就預測香港經(jīng)濟在1999年第二季度可復蘇,她的論據(jù)是,香港經(jīng)濟雖受金融危機的傷害,但1998年盈富基金狙擊對沖基金,捍衛(wèi)了香港利益,使香港經(jīng)濟出現(xiàn)好轉(zhuǎn),股市樓市轉(zhuǎn)好。接下來的事實證明,張賽娥的預測是很精準的。

  建議成立金融危機預警委員會

  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張賽娥的提案總是和她的職業(yè)有關,2008年兩會期間,張賽娥的其中一個提案就是建議成立金融危機預警委員會。

  事實上,張賽娥的危機意識早在2007年兩會期間就已體現(xiàn),2007年3月,當時中國大陸股市一片興旺,無論是藍籌股、績差股甚至是垃圾股,都處于普遍大漲,各路專家和券商幾乎一致看多,但張賽娥卻呼吁警惕股市泡沫。

  張賽娥在當時指出,A股市場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點泡沫,或者是泡沫正在形成中。事實上,張賽娥提出這個觀點之后的2個月后,就遇到了“5·30”大調(diào)整,而2007年10月至今,A股市場仍在調(diào)整中,股指已從6100多點調(diào)整至最低的3500多點。

  張賽娥告訴記者,股市開始形成泡沫的判斷依據(jù),其中有一條屢試不爽,那就是投資者開始出現(xiàn)很多不理性行為,比如去年大陸股民有去典當行抵押房屋借錢炒股等等。

  張賽娥告訴記者,1973年的香港股市泡沫時,香港股民也曾十分瘋狂:1973年香港股市從幾百點漲到1700點,當時香港股民普遍還不成熟,看到股市天天漲,連傭人都去買,到了1700點這些游資逃走后股市開始崩盤,很多人跳樓。那時候很多香港股民不知道股市風險,更不知道如何分散投資、降低和規(guī)避風險。經(jīng)過幾次風波以后,香港股民開始成熟起來。

  張賽娥認為,隨著中國金融市場不斷發(fā)展,金融業(yè)全面開放也是大勢所趨。所以,應該未雨綢繆,建立金融危機預警機制,而這也是張賽娥在今年兩會時的提案。

  “現(xiàn)在我們的經(jīng)濟已發(fā)展到一定程度,股民有一定財富了,國外的機構(gòu)也在逐步進入中國市場,這種開放的趨勢是難免的。我們的金融市場和世界金融市場越來越接軌。外面的危機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張賽娥認為,金融危機預警委員會的建立,和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有關。

  在張賽娥的預想中,這個預警委員會由三部分人組成:市場的人,就是對市場很熟悉的人;第二部分是學者,學問深、邏輯強、客觀公正;第三部分是金融官員。

  張賽娥認為,“金融市場小問題可以引起大危機,比如現(xiàn)在美國的次按危機,總的金額并不大,但對歐美市場的影響卻很大,我們應該吸取他們以前犯的一些錯誤。而建立金融危機預警委員會的目的就是要居安思危,建立預警機制,這個委員會做得好,就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假如我們預判這個金融危機來自外部,我們也可以給這些國家或地區(qū)提供資訊,幫助他們解決危機。”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響或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查看該分類所有股票行情行業(yè)個股行情一覽

我要評論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國有我一份力!

網(wǎng)友評論 更多評論

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fā)表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lián)系我們招聘信息網(wǎng)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chǎn)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