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葉檀:國內銀行機構出海意在全球布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 08:42 每日經濟新聞
葉檀 NBD評論員 中國銀行機構出海,意在全球布局,為貨幣爭奪戰以及中國企業護航,打通金融輸血管道。 近日,工行以54.6億美元收購南非標準銀行20%股權一事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事實上,這只是中國金融機構海外布局的一小步,工行此前對印尼Halim銀行、澳門誠興銀行的收購等,民生銀行入股美國聯合銀行控股公司、中信入股貝爾斯登、中投入股黑石、國開行投資巴克萊,無不反映出中資金融團隊的鄭和下西洋之行已整裝待發,先頭部隊已拔錨遠航。進一步值得關注的消息還包括,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日前已與尼日利亞最大銀行之一——非洲聯合銀行締結合作伙伴關系;而社保基金擬投資行情看跌的美國私人股權公司。 這是巨大的變化,一個五年前還瀕臨技術破產的行業,如今卻在市值全球同行業領先的底氣中,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中的并購團隊,大約也只有中國能夠創造這樣的世界奇跡。 中國銀行東游西行絕不僅僅因為外儲壓力過大,政府鼓勵到海外投資,更重要的是這是整體布局的一部分。中國金融機構的出海目標有二,一是進行貨幣自衛戰,二是參與資源爭奪戰。 所謂貨幣自衛戰,首先要做到金融市場的內外雙向融合,F在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加并不等同于人民幣所承載的經濟體已足夠強大,如果人民幣匯率如美國所希望的一步升值30%,這對于目前大多數以組裝貼牌為生的中國制造企業是不可承受之重。人民幣大幅升值的前提是放開人民幣資本項目,如果貿然放開,其結果就是東南亞金融危機在短時期內重演,購買人民幣資產的外資將全身而退,同時通過在境外的做空機制再賺上一筆,導致人民幣匯率大降,留下雞毛盛宴讓不成熟的國內金融機構與投資者慢慢享用。 同時應該看到,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是大勢所趨,與其讓中國金融機構在內地壟斷溫室中畸形成長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不如讓這些機構到國外市場熟悉資本深海區的游戲規則,以免人民幣開放時淪為他人盤中的肥美大餐。由于在歐美國家設立中資金融機構的分支行會遭遇諸多保護性壁壘,因此除了個別例子,多數時候只能通過在發達國家參股私人股權基金進入國外的資本市場,在金融保護主義的夾縫間尋找平衡。次級債風波導致的信用危機,給中資銀行提供了一個合適的機會。 這絕不是說,目前中國入股的成本很低,恰恰相反,中國所付出的成本不低,中投公司入股黑石的價格就屢為市場人士詬病。不僅如此,其還以開放國內人民幣資產市場的方式使外資滲透到中國市場,黑石與藍星的交易就是一個典型樣本。不過戰術上的錯誤,并不能遮蔽戰略上的遠見。通過這樣的參股,中國與世界金融市場才有可能成為一體化的市場,造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犬牙交錯局面。從長期來看,這是一種做多美元的工具,萬一發生貨幣戰爭失利的情況,起碼還保留了一些后續資源。 而資源爭奪戰,從“9·11”事件以后美元貶值就已經開始,美元貶值是個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由于世界貨幣準繩的偏移,使得所有的國家不得不尋找實物資產充當價值之錨。對于中國這個最大的制造業國家來說,實物資源尤其匱乏,吃夠了鐵礦石、原油價格上漲之苦,中國大型制造企業的凈利潤被資源價格上漲吞食殆盡。 要應對這一局面,對內是要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對外是要參股或者購買資源性企業為我所用。中國的企業已經先行一步,現在金融機構緊隨其后。這些機構布局范圍主要在發展中國家,如東南亞、中南美洲以及非洲。留意能源市場的人,不難從中國的原油進口來自于非洲與中南美洲等事實中找到中國金融機構出海的落腳點。 中國金融機構出海戰略是正確的,可怕的不是金融開放,而是開放之后照搬行政壟斷陋習與“錢老大”的思維,要當心的是再出兩個陳久霖,那么好戰略也可能就成了紙上談兵。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