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育琨:不動產證券化很危險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2日 10:01 大洋網-廣州日報
很值得擔憂的是,住房資產成了居民最主要的財富形式。而且,許多居民主動把不動產轉化為證券類金融資產,把本來穩定運行的不動產市場,與投機性極強的證券類市場綁在了一起,形成了極大的隱患。 ——王育琨(首鋼研究院企業所所長) 張五常、陳志武、郎咸平等一批經濟學家,都對迄今為止的房地產調控不能茍同。他們的主要觀點是既然住房是商品,就要充分使用價格杠桿進行調劑。他們是市場機制的堅定擁護者,認為只要放開供求,就可以平抑房價。但是,住房不是一般商品,調節一般商品價格行之有效的手段,在這里不見得奏效。 與上述從市場原理出發的經濟學家不同,武建東更提出了住房全流通的概念。他認為,如果把250億平方米的農村宅基地也納入流通,則無疑可以通過大幅度增加供給的方式降低房價。這些見解和措施,都是發自對高房價的擔憂,很富有理性和智慧。然而,殘酷的不是房價。比房價更殘酷的是一場深刻的危機正在人們的盲動中逼近。居民金融資產具有罕見的市場換位能力和流動性要求,中國的房地產資產已形成高度積累,構成了金融過剩。 住房資產的證券類金融資產屬性,在美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實現。世界上只有美國等少數國家,實現了按揭貸款的證券化,直接把房產與證券類資產綁在了一起。不動產市場與金融市場膠合在一起,形成了高流動性高風險的特點——次級債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注腳。 美國所以能夠把住房資產與證券類資產綁在一起,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土地資源相對充裕。而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雖然金融體系比較發達,也不敢把住房資產與高流動性的證券類資產綁在一起。因為沒有條件保證住房資產的供給,也就難以抑制價格的上升幅度。住房資產的供給,不只是受價格的引導,還要受一國城市土地的有限性影響。日本的東京人不是天生就喜歡龜縮在籠子里的。韓國首爾早就規定一個家庭只能擁有一套住房。在住房資產的絕對供應量有限的條件下,把不動產市場與金融市場綁在一起,更容易引發泡沫。 當前,很值得擔憂的一種趨勢是,中國居民的財富體系中,住房資產成了最主要的財富形式。而且,許多居民則進一步主動把不動產投資品轉化為證券類金融資產,把本來穩定運行的不動產市場與投機性極強的證券類市場綁在了一起,形成了極大的隱患。一種浮躁的、封閉的小農意識,與賭博成性的小市民意識結合,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博彩市場,左右了我們的輿論和導向,使得我們把所有的財富都往類金融的不動產上砸。 當居民把財富都凝聚在住房上的時候,就危險了。因為,靠這種方式積累的財富,只會給世界上其他國家創造重要市場,卻不會給自己的長久競爭力增添什么砝碼,反而會直接削弱競爭力。構成一國和一個地區競爭力主干的只能是在區際和國際間流動的產品和服務。全球化流動的產品和服務,并不因為你是來自發展中國家,消費者就愿意為你的高價格埋單。性價比不如人,你的產品和服務就沒市場。從生產要素全球一體化配置的視角來看樓市價格,就有了一種危機感。 現在是一個全球扁平化的時代,所有國家都加入一個競爭體系中來。在這個競爭體系中,中國是后來者。在人均GDP高我們幾倍的東京等城市居民,平均居住水平大大低于我們時,我們很有理由作出判斷,我們的居住條件超出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規定性,超出了國力所能承受的部分。這樣的整體結果,必然是降低中國公司的競爭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