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離開上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 03:39 第一財經日報
葉航 好朋友劉永離開上海回成都老家去了,我們幾個哥兒們很不理解他的古怪行為。現在的人就像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追逐出國大潮一樣,從四面八方往上海跑,所以現在的上海戶口都卡得很死了,碩士生、博士生要進上海戶口都有些難度,可事業如日中天的劉永卻主動放棄好端端的上海生活,放棄上海戶口,賣了上海價值千萬的別墅住宅回成都老家去了。 劉永上世紀80年代末出國去日本留學,學的是攝影,還自學繪畫藝術。在大阪一家藝術社工作了四個年頭。1997年秋天,也就像現在他要離開上海一樣,突然離開大阪回國到上海來了。劉永在上海一家著名的廣告公司做藝術顧問,公司給他的年薪是很可觀的,不久廣告公司的老板又支持劉永開了自己的藝術畫廊。隨著劉永的名氣不斷上升,有許多國際性的藝術機構來找他合作,甚至聘請他到國外去工作,劉永的個人藝術事業應該說發展到了一個頂峰,當然事業的輝煌,也給他個人財富的增長帶來更大的機會。他在上海西郊買了豪華的私人別墅,太太在上海一所大學教書,孩子也已經上小學了。朋友們怎么也不會想到他會有這樣的決定。 劉永是把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以后告訴我們他的決定的,房子已經賣了,老婆的工作也已經在成都聯系好了,劉永自己的所有打算都在進行之中,所以,任憑朋友們怎么勸說,都已經是沒有作用了。那么,哥兒們只好抓緊最后這段時間,每天泡在一起喝酒。在這段最后喝酒的日子里,劉永終于吐露出他的心里話,他說:要一直有這樣的生活,我就不走了。原來,劉永離開上海跟他離開大阪的原因是一樣的,劉永不愿意像在大阪以及現在的上海這樣,只有工作和事業而沒有休閑和享受的快節奏生活,劉永尋求的是一種在他的藝術生活中工作、在工作中享受生活的人生。 說到這里,我想起我的老師奚愷元先生和他的幸福指數學。其實,人生活的最終目標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財富。因為,對人本身最終的效用不是財富,而是人類本身對生活享受的幸福感。傳統經濟學認為,增加人們的財富是提高人們幸福水平最有效的手段,而奚愷元卻認為,財富僅僅是能夠帶來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們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很多和絕對財富無關的因素。我們的最終目標不是財富最大化,而是我們的幸福最大化。從這個意義上講,“終極目標是幸福的最大化”的論斷,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視窗。絕對財富的鴻溝是無法填平的,而幸福感卻會被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我們在關注財富人生,希望財富增加的時候,幸福感也能與日俱增。21世紀,應該是人們追求幸福感最大化的世紀。奚愷元先生說他自己最大的“幸福”是作研究沒有負擔,而是一種創造,能給別人帶來幸福。“我的工作就像是在玩兒一樣,跟娛樂沒有區別。企業家也是如此,很多成功的企業家覺得賺錢是一種游戲,出于內在的喜好。” 那么,我們的哥兒們劉永離開大阪,離開上海,回到他心目中悠閑自得的城市,回到他感覺中幸福指數相對較高的城市去,那是他對生活,對人生,對財富衡量標準的一種選擇。 (葉航 專欄作家)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