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老百姓遠儲蓄近股市的另一個答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07:09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周俊生 央行日前公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綜述》,其中的引人注目之處是,我國居民投資基金和股票的意愿已連續創下新高。超過30.3%的居民認為,在當前的物價和利率水平下,提款購買股票和基金最合算,這一比例比上季度提高了11.7個百分點。 老百姓為什么遠儲蓄近股市?答案似乎很簡單。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離開銀行走進股票市場,是由于股市出現持續上漲行情,符合資金的趨利本性,股市出現的可觀的財富效應對居民儲蓄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除了這個一目了然的答案以外,我們應該還可以作出另外的解讀,提供另外的答案,那就是儲蓄所能得到的收益實在太低,已經不能與目前的經濟基本景氣狀況相匹配。還是在央行的這份問卷調查綜述中披露,有9成居民認為當前物價“過高或偏高”,至于老百姓對目前儲蓄得利是否滿意,問卷調查綜述沒有披露,事實上問卷中也沒有設計這樣的問題。但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從銀行把資金搬到股市,已經說明了問題,老百姓對此是不滿意的。雖然央行剛剛進行了加息,但他們對此的態度并不會有實質性改變。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中國居民的富裕程度已經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沿海部分大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據說已經可以與歐洲中等發達國家大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媲美。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的一個嚴酷現實是,中國的經濟發展還很不平衡,無論是在繁華的城市還是在廣闊的農村,仍有占人口總量并不太少的貧困階層,他們的手頭如果有余錢,還是以銀行儲蓄為主要生利手段。 據說,在我國銀行儲蓄中,有一個“二八現象”,即20%的人擁有80%的儲蓄額度,另有80%的人只擁有20%的儲蓄額度。如果這個指標有可信度的話,那20%的人自然是富裕階層,另外80%的人只能是相對貧困的群體。他們儲蓄在銀行中的資金很有限,對于央行的統計報表來說,只能算是非重點,對于一些商業銀行來說,更是只被視為小生意。但是,對于這80%的人來說,這些不起眼的儲蓄卻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等著用這些錢來解決醫療、住房、子女入學、養老等生計中的重要問題。我們從來沒有提倡這些人將他們本來就不多的資金投入到股市,事實上,他們也不會輕易進入股市。股市的財富效應再誘人,對貧困階層來說永遠是很遙遠的,尤其是一些偏遠的鄉村地區,更是如此,因為他們無法承受股市的巨大風險。 中國人一向有勤儉持家的美德,有了一點余錢就投入到銀行。幾十年來,中國的居民儲蓄有力地支撐了中國的幾大銀行,也有力地支援了國家經濟建設。隨著股票市場以及其他投資市場的出現,居民資金投向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儲蓄仍然是主流,而且這個態勢在短期內不可能有改變。這十幾年來,我國的消費市場一直不夠活躍,為了把更多的居民儲蓄引到消費市場,央行曾經不斷地降息,但并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其實,這種做法使儲蓄利率與經濟景氣脫鉤,并不很符合儲蓄利率生成的機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儲蓄者的收益。因此,我們應該采取切實措施,提高銀行儲蓄的收益水平,讓其與目前的實際經濟景氣相適應,讓銀行儲蓄在居民中重新建立起吸引力。 當然,提高銀行儲蓄的收益率,途徑可以有多種,加息并不是惟一的選擇。近年來,一些大城市的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工具很受居民歡迎,但銀行為了自己的方便設置了很高的門檻,貧困階層往往不得其門而入。有關部門應該認真總結經驗,更多地設計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品種多樣的理財工具,使其有條件向貧困階層,特別是農村地區延伸。 多年來,我們總是擔心儲蓄過多會成為“籠中虎”,給社會增加壓力。但這種擔心只在書本上成立,在實踐上卻是多余的,就像這些高額儲蓄不是一天之內忽然產生的一樣,只要我們的社會穩定,它們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內被全部提空。由于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居民都有銀行儲蓄,因此可以認為,提高了銀行儲蓄的收益水平,也就是照顧到了最廣大的中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提高了他們的福祉水平,也推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