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何茂春:中國要有誠信戰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8:20 每日經濟新聞
我國成為強國,不缺資源,不缺市場,不缺資金,不缺人才,不缺機遇,缺的就是誠信。當前,凡是以誠信為特征的行業在我國都不發達,如證券、信托、保險、自動售貨。在一個排名數一數二的高校,曾有一自動售報亭。自動售報,全憑自覺給錢。可是,該校買報人誠信者太少。不幾日,便沒錢批發報紙,報亭關門。一流高校尚且如此,全國誠信問題該有多么嚴重。 不誠信正在毀壞中國的形象,正在阻礙我們的發展,甚至威脅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安全。我們現在幾乎要必須懷疑一切才算“聰明”。人們面對魚肉、蛋菜、報道、圖片、求救、乞討、信徒、處女,寧可先信其假,這有多可怕!打擊假冒偽劣,消滅假文憑、假成果、假統計、假預報等,是我們不易做到,但必須下決心堅決做到的。現代化是造不了假的。小的不誠信可能死人,如假藥;大的不誠信能辱國,如甲午戰爭中的假炮彈。 國際競爭也是造不了假的。中國入世,市場開放有過渡期,而遵守WTO規則是沒有過渡期的。中國就處在各成員的監督之下。我們也在監督別人。 因此,培養一代誠實守信的國民,不僅是國家的形象戰略,而且是無比重要的民族生存與發展戰略。我國經濟崛起,已成不爭事實。但世人視我,并無敬服之色。假冒偽劣,盜版剽竊,不實宣傳,虛偽造作,不一而足。但是,這只是社會轉型過程中的暫時現象,所有轉型國家和文明過渡時期的國家都有不同的不誠信表現。只是,我們已經到了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盡可能減少這種表現的階段了。 誠信不是一人重要文章和講話能見效的,也不是嚴打和運動能維持的。誠信是國家長遠的文明戰略: 一靠信仰。沒有信仰的民族枉談誠信。誠信主要靠自覺,自覺必有信仰。這就是憲法為什么允許公民有信仰自由的原因。有信仰的人才會在黑暗中也作光明的事,沒有信仰的人一心于權力和金錢,哪知“誠信是金”的道理。 二靠良法。良法是在充分代表民意、制訂規則的規則合理、制訂規則的過程公開的前提下而形成的法律。良法體現非歧視、透明度精神。誠信靠法治、靠民主、靠誠信的社會管理體系,讓不誠信的人做人難,難為人。沒有良法體系,假統計、假新聞、假政績、假勞模、假歷史和假藥假煙酒一樣不足為奇了。社會契約中,要讓不誠信的人相信不誠信的代價太大。法律還要鼓勵誠信,不僅鼓勵一貫誠信的人,還要鼓勵雖然上了不誠信黑名單但知錯能改的人。過去不誠信并不可怕,就怕對誠信徹底失望,就怕不誠信到底。 三靠體制。賞罰體制和監督體制保障誠信可持續發展。誠信不是做給外國人看的“誠信秀”。國際監督是先依規則、再看效果的。監督應當先從國內做起。契約社會的監督是監督的獨立性,是監督的權力在權力之上,是管人之人為人所舉,是納稅之錢不被貪污。 四靠教育。誠信是不教他人相信自己都不信的東西,在不誠信的時代,誠信是掛在不誠信人嘴邊的招幌。承擔教育責任的不僅是學校,還有各級官員講話、出版發行物、各種媒體。設想:課堂上、電視上、報紙上講假話,會毀多少代人? 五靠示范。誠信當從強者做起。家長說假話,孩子不誠信。老師不公允,學生不誠信。賣方不守信,買者不誠信。政府不守諾,民眾不誠信。大國無道義,小國不誠信。弱方總是效仿強方。示范教育是很好的方法。 入世讓中國誠信問題變得樂觀。繼學會了非歧視之后,我們學會了反不正當競爭,學會了經濟民主,學會了透明度。入世不僅獲得了資源和市場,還讓我們學會了誠信。這才是入世的最大的收獲。中國崛起也好,復興也好,經濟發展是基礎,民主、法治和誠信是保障。 (摘自《環球時報》,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 何茂春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