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王君超:爆破熱中的冷思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 09:24 文匯報
王君超 ●一幢大樓,它的使用壽命短則50年,長則100年。而近些年來,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各地有許許多多正處“芳齡”的建筑被人為“腰斬”。難道公共建筑就可以這樣折騰嗎?中國已經富裕到可以“大手大腳”的地步嗎 ●提供什么樣的公共產品,應該由誰來決策,怎樣決策,要不要算個經濟賬,要不要分個輕重緩急,要不要來個公民民主參與,要不要追究決策失誤的責任。公共產品的提供,公共建筑的規劃設計與管理維護,我們目前還沒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 ●大樓不中用了可以炸掉重建,而“精神的家園”要重建就難乎其難了。看來,這“形”與“神”之間還有許多的不和諧需要改進。但至少,“爆破熱”能否給中國人的文化品位“炸”出一個新的起點,卻是應當打上一個問號的 或許是春節將至的緣故,正應了那句老話,“爆竹聲中一歲除”,“破舊立新”的熱潮“一浪緊似一浪”。然而,有些“破法”卻令人心中別有一番滋味。這不,新聞又報道,遼寧省沈陽市五里河體育場被成功爆破拆除,用時僅6.8秒。現代科技真發達呀,“萬丈高樓平地起”,“轟然落地”幾秒鐘。記得不久前,浙江杭州西湖邊上一座大學里的高層建筑也曾經因為有礙整體景觀而被“爆破拆除”。青島市中心一座大樓也被“定點拆除”。電視轉播的場面也都煞是壯觀,都是幾秒鐘就搞定了。 只是,為何心中會別有一番滋味呢? 因為這幾幢樓房都才蓋了沒幾年。五里河體育場是18年,“杭州高層”是13年,“青島大廈”是15年。要知道,一幢大樓,它的使用壽命短則50年,長則100年。而近些年來,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各地有許許多多正處“芳齡”的建筑被人為“腰斬”。 究其原因,看來是“規劃趕不上變化”,當時“建有建的道理”,現在是“拆有拆的緣由”。比如,五里河體育館設計可以容納6萬人,但只有200多平方米衛生間,設計本身有缺陷,“活人豈能讓尿憋死”?再比如,“杭州高層”突兀在西湖邊上十分不協調,有礙“山外青山樓外樓”的觀瞻,當時決策就不對。 可是,難道公共建筑就可以這樣折騰嗎?納稅人的錢就可以這樣不受監督地揮霍嗎?不能說這些建筑都不該拆,但這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卻有許多值得我們反思之處。公共產品短缺是目前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但是,提供什么樣的公共產品,當然也包括公共建筑,應該由誰來決策,怎樣決策,要不要算個經濟賬,要不要分個輕重緩急,要不要來個公民民主參與,要不要追究決策失誤的責任。看來,公共產品的提供,公共建筑的規劃設計與管理維護,目前還沒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 有人估算,我國大樓的平均使用壽命如果從30年提高到50年,就可減少6.67萬億元投資。這是多大的一筆數額呀!如果能夠節約出來,用到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就可以解決許多貧困地區的縣城和鄉村建設中資金缺乏的窘境。 記得2005年,在中原某地縣城調研時,當地同志總結了一個“十五個沒有”來反映這里的貧困狀況。這“十五個沒有”是:老祖宗沒有留下一個可供開發的寶藏;現實中沒有一個可用來支持持續發展的地方經濟支撐點;建國以來沒有一家國家和省大中型企業落戶當地;當地的金融機構沒有一家不把所在地區列為投資高風險區;沒有一個不欠外債、發全工資的鄉鎮政府;沒有一條功能完善,綠、亮、美的城鎮街道;沒有一處垃圾中轉站;沒有一個無臭、無蠅、無害的標準公廁;沒有一塊可供居民休閑的城鎮公共綠地;沒有一條排水通暢的排水通道;沒有一棟加裝電梯的多層樓房;沒有一處可供城區居民公共娛樂的影劇院、文化宮、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場所;外商來了,沒有一家條件較好的接待場所;多年來沒有一屆縣委、政府班子不為吃飯、發工資發愁;真正了解這兒的,沒有一個不說這兒真窮!而像這樣連最基本的公共產品還短缺的地方,在全國依然為數不少。 看來,中國還沒有富裕到可以“大手大腳”的地步! 這不由又令我想起國外的風尚。在日本豐田公司參觀訪問時,知道了豐田有一種“干了的毛巾也能擠出水來”的企業精神。或者說,有些類似我們的舊傳統,叫做“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我曾經徜徉在俄羅斯的伏爾加河上幾天時間。從莫斯科到伏爾加格勒,上千里行程中,令我久久難忘的是,所乘涅克拉索夫號游輪,竟然已經有63年的船齡,卻依然設施齊全,運轉良好。我特別注意到,水手們如同愛惜自家東西一般,對船只進行著精心保養。這應當是它經年不衰的秘密所在吧。要知道,在工業化進程中,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更加需要培養一絲不茍、認真細致和厲行節約的傳統。 孔子曰:“見賢思齊也,見不賢內自省也。”政府官員們講求政績,這原本是好事,但怕的是“走火入魔”。君不見,全國各地有多少形形色色的“樣板村”和“樣板街”。前不久,我曾經參觀過一個遍布有十幾棟兩層西式小洋樓的“樣板村落”。房子都是嶄新的,西式的,“羅馬”的。然而,你幾乎不愿意、也不敢進那些農戶家里去看看。因為房門口堆著的依然是些破舊的什物,而屋內可能會是亂糟糟的床鋪、不倫不類的擺設和一張張明顯不協調的、無可奈何的“笑臉”。 難道這就是“鄉土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嗎?大樓不中用了可以炸掉重建,而“精神的家園”要重建就難乎其難了。看來,這“形”與“神”之間還有許多的不和諧需要改進。但至少,“爆破熱”能否給中國人的文化品位“炸”出一個新的起點,卻是應當打上一個問號的。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