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周明華:從生活質量排名116中悟出民生痛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23:36 新浪財經
周明華 美國旅行雜志《國際生活》日前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生活質量指數”,法國在綜合評比中連續兩年高居榜首,而中國(內地)在195個國家或地區中位居中游,排名116。該雜志的“全球生活質量指數”測評到今年已進行了26年,排名綜合考察了生活成本、文化與休閑、經濟、環境、醫療、基礎建設、治安等指標。(1月29日《新聞晨報》) 誠然,“生活質量”是一個宏觀概念,是印于一地市民心中的一份感應。對它進行量化指數,是一種情感體驗過程,這就決定了這種評價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能的“精神活計”。所以,不管《國際生活》雜志這種全球城市生活質量評判連續堅持的時間有多長,也不論他們綜合考察的涵蓋面有多寬,此項評比依然無法排除各種“心理誤判”與“指數偏差”的可能性。 但聯系到我國一系列與城市生活質量攸關的硬指標,我們似乎又不得不為這個“116”的“感性數字”扼腕。按貝克萊的說法,“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普羅泰戈拉所稱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之觀點,我們或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城市之購房、治安、醫療等的境況變佳,那么它必然被棲居城市之上的公民所感知和標識。 誠如該雜志執行主編勞拉.謝里登所言“法國氣候宜人、擁有未受破壞的鄉村和完善的醫療保健系統。巴黎堪稱地球上最美麗和浪漫的城市”。先說說住房吧,在法國大多數城市10萬美元就能買一套房,而他們的可支配的月入是我們的10倍多,在2500歐元左右。即他們的一般市民在5年內能購房。法國也像我國一樣推出過20至30年的住房按揭貸款,但幾乎無人問津。由于文化意識上的不同,在40歲以下的法國人“字典”里,找不到傾其家囊去“買房子”這個滴淚的詞,他們始終浪漫而樂觀地去租房。 反觀我國城市居民第一生活需求的住房境況,未免讓人唏噓。年齡結構復雜的房奴是這樣無奈地評價“接揭”的:按揭就是銀行將貸款者按在水泥屋里狠狠地從他們身上“揭”一層皮。按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我國城鎮居民2005年人均可支配的年收入為5148元,能支配的月入不足千元,如不被銀行“揭皮”,要像法國人那樣6年購回一套四五十萬元一套的三居室,簡直就像說夢話。 另外,使居民難堪城市生活重負的還有看病貴與上學貴等問題,凡此種種無一不是向下拉扯著居民生活質量指數下滑的“黑手”。記得去年7月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教授吳忠民曾測算過,中國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數第一。是的,我們比歐美發達國家低也就罷了,但比非洲那些貧窮國家還低,這怎么也說不過去。 城市生活需要現代意識的全新注入,需要進一步填補居民收入分配的落差,需要國家基本民生投入的強力長久補給,需要住房、就業、醫療和保障的細化和完善,需要社會公平誠信的高度覺醒和認識。只有如此,居于城市之上的公民才能有翹首生活質量得到拔節提升的那一天。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