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鄧海建:左手管右手的社保監管構架何以新鮮出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08:38 紅網
1月16日《中國青年報》消息:“社會保障監督與管理部門缺乏獨立性,‘左手管右手’的管理架構使監管職能無法發揮。”日前,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中德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研討會”上,天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再生指出,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機關和基金管理機關合一、只對上級負責的行政架構,是當前一些政府官員貪污挪用老百姓“養命錢”能夠得逞的體制漏洞。 屬地管理的社保基金成了“唐僧肉”,老百姓的養命錢成了自由裁量的“小金庫”——這樣的窘迫現狀其實早可預期。在“左手管右手”的管理構架中,要看果園的自己監督自己不準偷食蘋果,其制度風險的成本顯然還不如道德風險的成本來得大——換句話說,制度安排難免被自我架空,“偷”還是“不偷”基本依賴道德選擇了,這就是社保基金中“讒嘴者”前赴后繼的價值邏輯。從某種意義上說,失效的監管比沒有監管更可怕:因為后者是明晃晃的漏洞,難免會招致利益相關方的猶疑,輿論或者民間監管起碼也是一股力量;而失效的監管是好比假唱,以為是安然享受其實是無賴詐騙,結果是放任了潛規則的殺傷力,而且成本式微。 我國負責社保基金管理的是地方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基金監管的主要是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基金監管部門,兩者在行政上都隸屬于勞動保障部門——值得警醒的是,“左右管右手”的監管構架在當下并不是社保基金的“專利”,此般政府慣性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并不鮮見,譬如鐵道部、信產部等等。彌爾頓有句名言:“長期持續地擁有權力致使最真誠的人亦將變得腐敗。”美國憲法制定者確信:信任為專制之母。任何的憲政社會都不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懷疑”的基礎上。“因為人類有某種程度的劣根性需要某種程度的慎重和不信任。”這是自由主義一切憲政構思的出發點。其實,這幾年我們的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電監會、質檢總局、安監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監管機構的設立或升格,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政監分開與獨立監管的改革理念。如果說計劃經濟下“左手管右手”是一種無可規避的制度選擇,那么市場經濟下的“左手管右手”就讓人不得不懷疑制度安排自身的邏輯。 當年,“左手管右手”的社保監管構架何以新鮮出爐呢?一是參保人長期在社保體系中缺乏正當話語權,而德國司法體系中專門為社會保障的訴訟糾紛設立社會福利法院,“如果發現政府部門不作為,參保人也可以投訴政府”;二是對政府的信任超越了對參保人的信任,這種決策慣性往往忽略利益關聯方的智慧、權益和能力,主觀放大著監管部門自我尋租的幾率;三是我們對“獨立監管”缺乏專業而時代的視角,在“政企分家”后依然熱衷“政監聯姻”,結果是“平衡利益關系”的博弈成了政策主導方的資源自我分配,涉及利益的天平自然難以傾向于天然弱勢地位的普通勞動者。 當下尤需厘清的是,除了“社保”,還有多少集“政策制定、費用收繳、投資運作、監督查處”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詭異體系呢?也許,要清理“左手管右手”的監管構架,只能依賴“獨立監管”的“主方”,這個“標準處方”理應包含以下要素:獨立性、透明性、公正性、專業性和可問責性。只有監管的獨立,才有責權的對等。 [稿源:紅網] [作者:鄧海建]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