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華樺:官員口水戰與百姓溫度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04:33 金融投資報

    誰該為“民生”服務,為這個社會服務?誰該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

    □華樺

  從山區到成都打工的小屈父子倆,圣誕節那天是在建筑工地上度過的,按照計件工資的標準,他們這個晚上的加班,每人可以掙到二十元。如果工錢能順利拿到手,父子倆對今年春節回家后的鞭炮、對聯、老人與孩子的笑臉,還是充滿憧憬。

  陰冷的寒風中,工地上的建筑材料和往天一樣,沉重;不遠處的錦江邊,閃爍的燈光和隨風飄過河來時高時低的音樂聲,遙遠。

  好幾年沒出門的老文夫婦,這個周末在金沙車站坐長途車去了西嶺雪山。站在索道人口處的售票窗前,望著160元的門票,還有上山后每項50-100元的自費娛樂項目標價,打了“退堂鼓”。就為了在西部看看“潔凈的白雪”,兩人還是舍不得可以維持兩個月基本生活的700元錢。

  而在媒體的版面中,熒屏上,我們看到了1400萬收入的富豪作家,看到花費3.6個億打造的一部電影……

  一邊是國家的經濟發展已連續四年以10%的高速增長,一邊是最能反映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物價與收入的反差在一步步地拉大,不僅幸福的感覺不強烈,反倒是手中的錢更要算計著花了:

  就在前幾天,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07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藍皮書指出,“看病難、看病貴”首次成為城鄉居民眼中最嚴重的社會問題。而“看病難、看病貴”,“就業、失業”和“收入差距過大、貧富分化”這3個“痛點”,正在侵蝕著中國老百姓對生活幸福的感覺。

  社會調查是一回事,而學者的看法,又讓我們有時迷惑于一種“理論”中: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日前在深圳發表了題為“中國經濟走向”的演講。他說,有人擔心中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會掉進“拉美陷阱”,即人均GDP會徘徊在2000到3000美元。“中國的人均GDP按實際購買力評價計算,已達4500美元,早就跳出了‘拉美陷阱’”。

  實際購買力?4500美元?我都懷疑自己的眼睛看錯了。

  連房地產都沒有計入GDP增長的數字,這是我們知道的事實。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就表示,中國老百姓的消費率已經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僅為38%,而且繼續低于投資率。“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李培林說,這種不正常的現象一方面源于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另一方面也是醫療、教育和住房開支持續走高嚴重抑制消費的結果。人們在交完孩子的學費、付完看病的藥費以及歸還住房貸款后,已經沒有多余的錢用于其他支出。

  大多數處于生活底層的人沒錢消費,這,恐怕才是我們要面對的現實。但現實可以視而不見,即將過去的一年里,學者和官員們的“高論”,有多少是讓我們聽得如墜五里云中的:經濟學家鐘偉就說過,“我不知道老百姓是誰。”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也說過,“水價會在老百姓許可和承受范圍之內調整”。

  

衛生部長高強說過,“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涉及十幾個部門,相當復雜,目前尚無靈丹妙藥可以解決。”

  社會學家鄭也夫說過,“自來水100元一噸保證可持續洗澡”。

  就連地產商任志強都說,“我們只是當丫環的……”

  誰該為“民生”服務,為這個社會服務?誰該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尤其是當普通的百姓為社會作出貢獻,他們是否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前兩天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在南國深圳,曾被譽為“愛心大使”的叢飛的父母和女兒,在叢飛為社會作出了無私的貢獻——300多萬元的金錢和自己的生命——以后,老老小小卻陷入了有病不敢看、物業費沒錢交、連吃的米都是老鄉送的境地……

  看著一個接一個花樣翻新的富豪榜,看著一屆又一屆香車

豪宅
奢侈品
展覽,再看著一年又一年在寒風中守候車票的打工者,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我們是共同生活在一塊土地上嗎?

  突然想起一篇紀念陸定一先生的文章,在文章里,陸定一留給這個世界和它的祖國的最后一句話是:“讓孩子讀書,讓人民說話。”也許,在老一輩革命者的心中,打江山的最終目的,是崇高的,也是簡單的。

  在詞典中,“和諧”一詞的解釋都和一個“口”有關,口是用來做甚的?無非吃飯說話。一個屬于基本生存需要,一個凸顯社會公平與民主。

  兩者缺一不可。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9,5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