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楊英杰:中國經濟增長的果實到底應該由誰來摘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0:0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楊英杰 最近,中國管理層關于提高吸引外資質量的言論,以及中國關于外資參與并購行業領域的審慎言行,招來了一些海外人士對中國實行經濟民族主義的批評。有人認為,中國實行這一政策,是對中國本土企業走向海外,特別是在收購國外企業過程中遇到的歧視性待遇的一種反應。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中國外資政策的微調,是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發展及國際收支狀況等綜合因素來決定的。所謂外資政策的調整,并不是對外資持一種與本地資本迥異的歧視態度,而是根據中國的國情和國際慣例,有針對性或有目標地限制某種形式的外資流入。這種限制,對于本地資本也是適用的。 對于那些將出口“優勢”建立在低廉工資、惡劣工作環境、大量資源消耗、無節制的環境破壞的行業或領域,設置高門檻或禁限措施,是不分中資外資的。當然,對于外資進入涉及國家安全或關乎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或領域,不單單中國,可以說所有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在內,都是持異常謹慎的態度。 改革開放以來,外資的引進對于我國經濟增長、就業和企業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外資進入中國,是要求回報的,這種回報率決不能低于同等條件下在其他國家的回報率。 外資進入中國,其目標在不同的時期有所不同。基本上可以分為前后或基本并行的兩個目標:一個是利用中國價格低廉的各類生產要素,一個是占有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在生產要素中,中國的人力資本和土地是很便宜的。人力資本價格的上升與嚴控土地閘門,也只是近兩年的情況。 因為低廉的生產要素,所以自改革開放以來相當長的時期,外資大量涌入中國勞動密集型行業,如紡織業。一般來說,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技術含量遠遠低于資本密集型企業,在中國居民收入尚未提升到一定程度之時,勞動密集型企業依其勞動和土地等生產要素的低廉優勢,將大部分產品出口海外;在中國勞動者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之后,這些產品也能夠很快占領國內市場。 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勞動者的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有相當的比例,資本所得并不占明顯優勢。盡管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近年來我國巨額的國際貿易順差形成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對于我國勞動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作用并不明顯。 與勞動密集型外資企業相比,資本密集型或者技術密集型外資企業的表現則有很大的不同。這類企業中,不僅資本收入和勞動收入有很大差距,而且這類企業相當比例是瞄準中國龐大的市場而來。從家電產品到食品、化工再到汽車產業,不少企業對華投資的重點都是中國市場。 在2005年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數據和構成情況中,我們可以發現一種變化:流向中國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的FDI正在減緩,而流向包括金融服務的FDI正在提升。在此類企業中,外商投資獨資化趨勢明顯,這種狀況使得其技術外溢的可能性和對我國企業的技術示范效應大大降低,而且利益分配格局也會向外資企業傾斜。直白地說,從這類投資上,我們并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這類企業是單純地賺中國人的錢,而不是讓中國人賺錢的同時也賺中國人的錢。 最典型的就是汽車產業,這也是一個讓國人心痛的產業。我們總是很沾沾自喜地說,某國際知名品牌汽車生產又落戶中國某地了。這些汽車廠商帶來了什么呢?帶來了汽車,而且大部分是在中國銷售,絕大部分收益都流出了國門,以市場換技術也只不過是一場夢。 我們總在說八億件襯衫的出口才換來一架空客380,我們是不是還應該說一說,多少件襯衫才能換一臺在本國生產的外國汽車呢?當我們靠生產襯衫積攢的收入到了有條件買汽車的時候,國外汽車利用我國生產要素的低廉加上其強勢技術邁下生產線向我們款款走來,我們能拒絕嗎?當奇瑞、吉利等民族品牌在苦苦奮斗時,本應作為中國民族企業堅強后盾的國內市場,現在卻被外資占了主席。 汽車工業是這樣,金融業面臨的問題也值得思索。就金融業而言,如果我們能夠正視這些與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直接相關的問題,采取堅決果斷的措施,做大做強自己的金融企業,增強國內金融企業的競爭力,那么對其它與民生相關的民族企業又該怎樣呢? 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是否可以看看日本是怎么做的。日本在戰后重建階段,曾經竭力阻止外資的進入,爭取時間發展本國的民族企業,最終擁有了極具全球競爭力的民族企業。日本的做法,并沒有招致什么非難。而當我們根據自己的國情對外資政策稍作調整,便引來了一些海外人士的非議之聲,什么道理呢?難道中國人只能永遠做廉價勞動力的出賣者?有這么要求的嗎?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發展策略。在改革開放以來的28年,進入中國的外資充分享用了中國經濟成長的果實。現在,中國經濟仍以舉世矚目的速度在增長。而人民幣的升值趨勢,又吸引著更多外資,特別是國際游資的眼球。然而,當我們的勞動者汗滴禾下土的時候,那些慣于追逐厚利的資本又在哪里? 現在,中國的市場大了,盈利空間多了,中國經濟多年積累的果子也熟了,看中這些果子的人自然也多了。當中國本土企業也試圖開始享用這些果實的時候,有人卻說起風涼話來。那么,中國經濟增長的果子到底該由誰來摘?我們的政策到底又有哪些不妥呢?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相關部門應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就是世人所關心的。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中央黨校副教授)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