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人們不愿意參加養老保險與政府承諾的沒完全兌現是聯系在一起的。我們都知道現在養老保險的問題有二:一是老工人與老農民的欠賬,二是個人賬戶的空賬。養老保險資金的虧空,需要彌補。
魏鳳春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11月18日是個黃道吉日。
北京的車展在這天開幕,是日,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墨爾本宣布:鑒于中國較高的儲蓄率和良好的財政狀況,中國政府實施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最佳時機已經到來。政府要鼓勵人們減少儲蓄,參加社會保障,社保資金通過資本市場保值增值。
11月20日上證綜指應聲突破2000點,社保基金理事長項懷誠笑逐顏開。
但是,人們并不認為這個建議對社會保險體制改革有實質的意義,人們更擔心其將民間高儲蓄搬家的企圖會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的穩定。
周小川的觀點并非首次拋出,他對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研究曾經獲得過孫冶方經濟學獎。很多人承認,在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國家支持、個人賬戶和商業保險相結合的體系是能夠有效運轉的。但這是需要前提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政府的可信承諾。
社會保障是個看起來非常復雜,實質上非常簡單的問題。理論上講,如果人們能夠用年輕時的勞動剩余來應對退休后的生活支出,從而保持一生不變的消費水平,社會保障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但是由于大多數人是朝三暮四的,年輕時的“月光”行為,消耗了人口紅利。為了避免人口老齡化的公共風險,政府強制國民參加養老保障。民眾之所以愿意參加養老保障,是相信通過強制鎖定和專家理財,可以保證資本的保值增值,讓自己安度晚年。
在這種狀態下,政府與民眾達成了一個合約,民眾相信政府是能夠嚴格履約的,政府的承諾是可信的。現在人們不愿意參加養老保險與政府承諾的沒完全兌現是聯系在一起的。我們都知道現在養老保險的問題有二:一是老工人與老農民的欠賬,二是個人賬戶的空賬。養老保險資金的虧空,需要彌補,否則會引起民眾的不滿。
政府通過強制居民儲蓄搬家,可以部分地彌補這一窟窿。但是,這個窟窿實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前面所講的社會保障的良性循環都難以實現。更有甚者,這個窟窿使得人們懷疑政府的公信力了。在計劃經濟年代,政府強制勞動者的剩余轉化為國有資產,承諾用資本的紅利來補償勞動的紅利,結果是政府開了一張空頭支票。在市場經濟初期,個人養老賬戶的資金被一些地方政府當作唐僧肉利用時間差給吃掉了。上海社保案背后的沸點投資、華安基金、海欣股份等確實是使資本增值了,但是資本的收益并不歸繳費的保險者而是歸了個人。
社會保障改革的方案無論設計得如何精美,都不能回避這個問題。
政府如何讓民眾相信自己是一個好管家,能夠做到社保資金的保值增值呢?迫在眉睫的事情有兩項:
首先,政府出售部分國有資產補充養老保險,兌現給老人的承諾。其次,要保證養老保險資金的獨立、安全運營,給年輕人一個可信的承諾。
壟斷性的國有資產是由特殊利益集團掌控的,社保資金被當成了地方的第二財政,因而,承諾的兌現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來臨之前,我們個人能做的也只能是把剩余的資金放在銀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