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蕭劍:中國民間行業協會不能成為腐敗的后花園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09:03 每日經濟新聞
蕭劍 歷史上為各類企業服務的各種商業協會,如今卻成了很多企業不堪承受的“協會騷擾”,2006年11月7日新華社的相關文章令人感嘆“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比如,安徽省四方集團每年就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幾十萬元資金來應付“協會騷擾”。這家公司曾不得不加入了50多家協會,即使經過一番整頓,也仍然有19家“必須參加的協會”。而其他參加活動以后臨時交費的協會更是無以計數,搞得公司上至總裁下至員工,不敢輕易接陌生電話。 商會、協會原本是企業自發組織、主動集約和參加的行為,其根本的目的,就是為行業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競爭和發展環境,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對行業內部,制定行業規則和標準,防止惡性競爭和對公眾的非誠信行為;對外,爭取好的制度和社會環境,為行業的發展遮風擋雨。如今的各類協會,卻成了企業“不得不參加”的游戲,原因其實很簡單:現階段中國真正的民間商會并不發達。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不是企業和行業沒有組織相應商會的積極性主動性,而是落后、僵化的管理體制限制了民間商會的發展。但在民間商會受到嚴格控制的同時,大量有官方背景的協會卻如雨后春筍,它們或成為官員關系戶的安樂窩,或成為一些離退休官員甚至在職官員權力尋租的“腐敗后花園”。 有人寄希望于企業自身能挺直腰桿,拒絕被騷擾。但說來容易做來難。各個官辦協會都有來頭,都是神仙,都得跪拜。否則日子長著呢,吃不了兜著走的事多著吶!更有一些無賴耍橫的,搞你個“產品質量有問題”、“污染了周邊環境”之類的訛詐,在這個網絡時代,不管是真消息假消息,一捅出去對企業就是天大的壞消息。企業要滅火,花費的豈是會費之類那點小錢?間接損失更是難以計數。君不見,金秋時節,“惡搞”一次大閘蟹事件,整個產業的損失就當以千萬元甚至以億元計。即使冤有頭債有主,打起官司來,現有的法律也缺乏懲罰性賠償的條款;再說,就是法院能判它個巨額賠償,也只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已。兩害相權取其輕,焉說花錢免災不是企業的理性選擇? 指望在現有框架下對協會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根本不可能起實質性的作用,各類協會普遍的“寄生”地位不可能根本改觀。唯一有效的辦法,是從協會的“入口關”入手,不是更加嚴格地控制和審批協會,而是完全放開協會的準入門檻。同時,要徹底斬斷現有協會的官方與權力背景,不能讓在職官員在協會兼職,讓其真正回歸民間。 當前的協會管理制度已經過時,對于純商會性質的協會,不應再沿用以前的社團法人管理模式,而應該采取企業法人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說,對于各種形式的商會,只要到工商注冊和有關部門登記備案即可,大可不必要也不應該由有關部門審批。這樣,大量商會以企業的形式廣泛存在,自生自滅,只有那些能夠真正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商會,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才能吸引足夠多、足夠好的企業入會。這樣的增值服務,理所當然包括利用一切合法手段維護會員企業合法利益,包括抵制各種“二政府”式只會伸手要錢不會干活的官辦協會的騷擾。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