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相曉冬:駁王志樂外企不會壟斷論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 13:23 新浪財經
相曉冬 由商務部發布的《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已經在幾個月前明確了其對外資并購擁有反壟斷審查權,但就在這一規定生效還不到兩個月,商務部下屬的研究院就出臺報告稱“外企在中國不會形成壟斷”,而其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則是這一觀點的“代言人”。 事實上,這一報告應該算是此公的老調重彈,早在凱雷并購徐工激起激烈爭論的當口,王志樂就曾發表觀點稱“凱雷并購徐工不會造成壟斷”,而今由其主筆的報告也無非是這種觀點的詳細闡述而已。對此,一個首要的質疑是,這種以商務部“冠名”的專家個人觀點能否代表商務部? 對于這個問題,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大權可謂是一種提示——判斷外資是否形成壟斷是需要商務部啟動相應的審查和認定程序的,如果“外企在中國不會形成壟斷”的觀點成立,那商務部就無須對外資并購進行反壟斷審查了——報告的觀點與反壟斷審查的存在相互矛盾,這恰恰表明,王志樂主筆的這份報告僅僅一些個人觀點而已。 但因為這些觀點在客觀上被冠以商務部的名義,致使其獲得了話語傳播的廣泛性和權威性,如果聽任這種冒充商務部旗號的觀點謬種流傳混淆視聽,不僅會消解商務部反壟斷審查的存在基礎,而且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淡化整個社會維護經濟安全的意識,甚至會影響到反壟斷調查的公正進行。 王志樂的一個主要觀點是,外資在某一個市場的份額大,只能說企業取得了市場支配或優勢地位,有了壟斷的條件不等于壟斷。在他看來,雖然少數行業確實存在某個外資企業市場份額集中度高的情況,但并沒有出現哪個外資企業利用其市場份額集中的優勢限制競爭。 這一觀點的根本錯誤在于忽視了壟斷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盡管外資企業沒有表現出主觀的壟斷意圖,但并不能否認客觀壟斷的存在,一個或幾個企業市場規模的過分集中本身就是對競爭的一種抑制,并非只有利用市場優勢限制競爭才叫壟斷,反壟斷的利劍不能只指向故意壟斷,而對客觀的壟斷漠然視之。 王志樂還主張,不應該把一個行業所有外資企業加在一起作為一個市場競爭主體來做判斷,同一行業內的外資企業之間也存在競爭,因此,一個外資企業也難以在短期內形成對中國某個產業的壟斷。 而這種充滿“以夷制夷”論調的觀點也是破綻百出,它首先抹殺了壟斷和競爭的辯證關系,想當然地以為只要存在競爭就不會產生壟斷,而事實上,壟斷正是競爭的產物又是反過來抑制競爭的力量,壟斷并不會徹底消滅競爭,而是將競爭擠壓在狹小的范圍內,從而為壟斷者贏得市場的主導權。寡頭壟斷之間也存在競爭的,但這并不妨礙寡頭的壟斷,同樣外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不會妨礙壟斷的形成。 除此之外,王志樂在對壟斷主體的認識上還僅局限于外資企業,而忽視了外資本身,誠然,一個外資控股的企業難以在短期內形成行業壟斷,但一個外資本身卻可以通過對行業內其它主要龍頭企業的“斬首式并購”在短期內迅速實現資本對一個行業的控制,毫無疑問,這種更為隱蔽的資本壟斷將對民族經濟安全形成更大威脅。 真理不懼辯論,而是越辯越明。在真正的反壟斷法出臺之前,對于壟斷的標準之爭還將繼續,而理論爭鳴的好處在于,它可以更大程度地拓寬決策者的視野和思路,若能如此,則不枉我等爭論者們所費的一番腦汁和口舌。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