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崔宇:不要厚GDP輕GNP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 11:56 大洋網-廣州日報
崔宇 財經評論員 中國的統計數據正在經歷多事之秋,首當其沖的是GDP。套用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話,它是最好的數據,也是最壞的數據,在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眼中它直登天堂,而在普通民眾眼中它直下地獄。 近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徐一帆的表態再次引起了人們對GDP的關注,徐認為我國GDP已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GDP位居世界第110位,我國是一個經濟大國,但還不是一個經濟強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持了年均9.6%的GDP增長速度,GDP總量增長了11倍,成為經濟大國無可厚非,但伴隨而生的卻是國民財富沒能與GDP步調一致,原因何在? 其實如果考察GDP的孿生兄弟GNP我們就會恍然大悟,遺憾的是它被國人忽略已久。GDP和GNP作為衡量一國經濟總體規模的核心指標,并存于庫茲涅茨開創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之下,但它們的統計原則有所不同。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個國家的國土范圍內,本國和外國居民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GNP即國民生產總值,指一個國家的國民在國內、國外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簡單地說,GDP是“國土”或“生產”的概念,強調的是制造地而不管是本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生產的,即“Made in China”;而GNP是“國民”或“收入”概念,強調的是制造人,追求的是本國企業和本國人的制造,即“Made by China”。 據歷年統計年鑒的數據測算,1993年至今,中國每年GNP平均要比GDP低1.65%左右,年均GNP要低于GDP大約114億美元,但實際的GNP與GDP差額可能遠高于此,這一點從外商直接投資(FDI)的角度可窺一斑。作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利用外資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40%,截至2005年底,我國實際使用外國資金額為6224.05億美元,同時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所獲得的年平均利潤率高達16%~18%,由此估算, 2005年外商就從中國賺走了1000多億美元的利潤。 事實上,我們的招商引資僅是以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換來GDP數字的增長,而每年都有相當部分的利潤通過跨國公司流向海外,使我們的GNP遠小于GDP。GNP遠低于GDP表明外國居民和企業在中國創造的價值遠大于中國居民和企業在國外創造的價值,勞務收入和投資收益的凈流向指向國外,中國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打工型經濟體”而非“老板型經濟體”,中國人的勤勞和汗水換來的卻是他國人民福利水平的上升。 國家之間的競爭實質是GNP的競爭而非GDP的競爭,這也是中國是經濟大國而不是經濟強國的根源所在。誠然,考慮到現實國情,中國暫時還擺脫不了發達國家也同樣經歷過的GNP低于GDP的發展階段,歷史的宿命固然難以跨越,但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對發展模式進行邊際調整以彰顯“后發優勢”。 一方面,對改革開放初期的對外開放政策要重新審視,取消對外資的種種“超國民待遇”,讓內外需均衡發展以避免對外需的過分依賴導致的經濟失速和國際收支失衡的風險;另一方面,要擺脫過分追求GDP的發展模式,要更加注重體現實際國家競爭力的GNP,統計部門也要適時、科學地發布GNP數據,畢竟我們要的是國民財富的真實增長,而不僅僅是經濟的活力和人氣,否則在全球化的大戲落幕后,我們得到的只是一片杯盤狼藉的空地,只是本土企業的衰弱和人民的貧困。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