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周其仁:走市場之路大大增加中國人自食其力機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 08:18 新浪財經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周其仁

  前文說增加人民自食其力的機會,是扶貧第一重點。不出所料,有不同意見。有以為“劫富”才能“濟貧”的,所以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給窮人,才是扶貧要點。這樣以窮富畫線的思維,主要問題是對致富的不同來源不加區分。“不仁之富”——以權謀私、特權照顧、行政壟斷、假冒偽劣之類——應該反對,但憑勤勞、辛苦、責任與風險擔當、以及對潛在市場機會的敏感而致富的,也一概以富定罪,就沒有道理了。本專欄不贊成籠統的貧富畫界,日后有機會再討論吧。

  另外一種意見,認為中國走市場之路已經多年,自由賺錢的機會大的無可比擬,再談什么“增加普通人自食其力的機會”,似乎文不對題。要是現實經濟生活里根本沒有什么機會,再喊“增加機會是扶貧第一要點”,還不是一句空話?

  要承認,比之于僵硬的計劃體制,走市場之路的確大大增加了中國人自食其力的機會空間。以我輩所親見的為例,在老鄉私自養雞、養豬都被看成“搞資本主義”的年代,自食其力真比登天還要困難。老百姓擺地攤、倒騰買賣、長途販運都要拿民兵來對付,“自食其力”真還不如甘受貧窮。改革開放早期,炒瓜子雇工超過8個這樣的“小事”也要驚動鄧小平親自定奪,人民自食其力的機會空間其實也非常有限。

  俱往矣。今天中國普通人經濟自由空間之大,歷史上難以比擬。新問題也不可否認,那就是一部分人的經濟自由以犧牲他人自由為代價——這樣的自由不但不能擴大,而且還應該收縮和減少。但是,如果由此定斷,今天普通人從事不損害他人自由、能夠造福社會的經濟自由,再也沒有增加和擴大的余地,那可就完全驢唇不對馬嘴了。

  從街市上的小生意談起吧。永遠搞不懂,城管部門為什么要如此下決心與攤販為敵?他們不是人民嗎?不是正在自食其力嗎?不是多少也可以為顧客、為社會帶來某些方便嗎?為什么地不分東南西北,攤販們一見到穿城管制服的,個個急不擇路、落荒而逃?

  當然,妨礙交通和行人、妨礙其他臨街生意、衛生不合標準、或販毒販假的——一切損害他人利益和自由的——政府應該管制和取締。但實際情形是,明明還有容納無損他人的小生意的極大空間,就是要加以禁止和限制,或隔三差五演出一場“街道游擊戰”——我們能不能問一問道理究竟何在?

  據說“有礙觀瞻”。問題是,市容標準到底是根據什么來制定的,有沒有考慮到“盡可能增加人民自食其力機會”的準則?舉一個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王國,街邊多一些修自行車的小鋪子,總是合理的吧?這些小修車鋪,談不上雅觀,但實在方便和便宜,業主不需要很大本錢就可以謀生——自食其力的門檻何其低也。可是非取締不可:只允許開在弄堂或胡同里,還不準人家在街面上立招牌。顧客怎么知道里面有修車鋪呢,這豈不是絕人生意嗎?

  橫向比較一下。去年和今年兩次去印度,走馬看花到了五個城市。論基礎設施,城市規劃或市容氣派,印度城市比中國的大都會,還要差一大截。可是要論沿街做小生意的方便,印度比中國自由得多!孟買號稱“印度的上海”,從機場跑道邊開始,貧民建筑一直延伸到市中心。一路穿行而過,到處看到沿街小攤販,各式買賣應有盡有。與中國相比,小藥店多如天上星,而飯館和小吃店很稀少(架個鐵捅賣印度烤餅的除外)。陳柰(chennai,印度東南最大的商貿中心)給我印象最深的街邊生意是賣書——沒有店面,只是沿街一字排開、防曬又防雨的書架,足有家里書架兩、三個高。全部是舊書,據說各科英文名著都可以找到。書販很專業,我隨口問了一句薩謬爾遜的《經濟學》,他立刻爬到書架最高層取下一本15版原著,要價不過3美元。班加羅爾的市中心,街上剃頭挑子之多,令人咋舌。看來似曾相識,細想卻和30年前我在東北縣城看到的是一個模樣。那可是名滿全球的高科技城市,街頭雜亂無章的小生意與我們參觀過的美輪美奐的世界級IT公司,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金融商業高度發達、城市管理可圈可點的世界級大都會,又還容納大量街頭商販的,當數我們的“東方之珠”香港。以地皮之價貴居全球一流的中環為例,你在那里絕對還可以找到賣針頭線腦的小販!當然商販不可以阻街,但幾乎所有摩天大樓之間的小巷道里,都擺滿了攤位。比如畢打街“豐德會”與“畢打行”之間的通道,不過20來米長,有一個地鐵的出口和馳名服裝店“上海灘”的邊門,此外還容納了22個攤位,有修補皮鞋兼賣鞋帶鞋墊的、開鎖配鑰匙的、印名片的、賣家用工具零件的,還有讓行人坐下來一邊看報一邊擦鞋的。我自己最欣賞的,是香港的報攤,連皇后大道中這樣的地方,走不遠就可以遇見一個。設施簡易,服務周到,問什么都給你解答,天降細雨的時候,報販還會給你買的報紙外小心地套上一個薄薄的塑料袋。

  不要像印度街市那么“亂”,或許有些道理。可內地都市非搞得比香港還要“高檔”,怎么也想不出理由。南京路和王府井都沒有擦鞋的,真沒有需求嗎?塵土那么大,而以擦一雙鞋2元人民幣計(香港中環是20港元),堪稱世界之最的客流量一天下來可以養家活口多少人?在杭州,擦鞋的要集中在一個地方,而北京干脆有“擦鞋公司”——進去請教,說非公司不能合法注冊擦鞋!深圳機場倒是有擦鞋的,但擺放的位置靠近邊角,好像比芝加哥、紐約、洛杉嘰機場擦鞋的還要見不得光!說到賣報,不要說“三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的沿街叫賣早成絕跡,連香港隨處可見的報攤也沒有,非“正規”報亭不可。五年前在上海調查一家由下崗工人組成的快遞公司,接單送報不被批準,說唯有大報業集團才有經營權!

  快遞行當又怎樣了?寫過國家郵政不準民間公司染指快遞服務的故事。幾年過去了,聽說新起草的《郵政法》把開放民營的郵件重量從原來的500克降到了350克——就是說,350克以上的郵件可以開放民營。總算有了進步:畢竟350克以上的郵件總比500克以上的要多一點嘛。可是國際上德國歐盟日本等等,開放的范圍早就是50克以上,只有50克以內的郵件才由郵政專營!為什么這就不與國際接軌了?給定中國的實際狀況,凡20克以上的郵件通通開放,理由你要幾條,區區在下就可以寫出幾條來。可管什么用?還不是350克!

  行文至此,自知還是要克制一下情緒。可誰要說今日之中國再沒有可以增加人民自食其力的機會,我還是只好跟他急。 原標題:從街市上的小生意談起

    (來源:FT中文網-FTChinese.com)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