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查詢:

左曉蕾:必須防止過度投資給中國帶來經濟衰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2日 15:09 經濟觀察報

  左曉蕾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因為通貨膨脹率不高,各方對中國經濟這一輪的高速增長有很多不同認識。那么,為什么通脹率不高呢?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 這一輪經濟過熱主要表現為投資過度。今年1~7月,中國的投資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而CPI在1.2%~1.3%的低水平上。這里有一部分投資很可能造成產能過度釋放、供大于求。

  理論上來說,由于石油價格的持續上漲,生產成本上漲應該拉動總供給曲線向上,出現成本拉動的通脹上升。但是過度投資導致初級產品生產行業因為過剩產能的過度釋放,市場供給大于需求,市場壓縮利潤的價格競爭,一些上游產品的價格,很難傳導到最終消費價格,價格水平不能反映成本的上脹,生產者價格指數與消費者價格指數之間一直存在近兩個百分點的差異。成本上漲沒有太大地影響通漲水平,這也是目前價格傳導機制不暢通的問題所在。

  高增長、低通脹,本來是最理想的經濟形勢。但是我們的低通脹形勢并不是完全像美國經濟那樣,因為大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成本降低而價格降低所呈現的低通脹局面。我們更像在重復往次經濟危機的經歷,高投資—供給過!

通貨緊縮—經濟危機。

  其次,這一次經濟過熱沒有像1993年~1994年期間由于消費過熱引起的通貨膨脹,另一可能的原因是,當時的勞動力市場剛剛開始形成,因為體制的缺陷,隨著經濟增長,以各種名目發放和獲取的收入也大幅增加。從統計數據看到,有些年份的職工工資收入的增長達到12%以上。

  1990年代我們還沒有所謂“中產階級”,收入是從邊際消費傾向很高的層次開始的增加。當購買力提升以后,消費支出也大幅增長。最終消費占GDP的比例在大多數年份超過60%以上。而且,1990年代凈進出口并不是很大,有些年份還是負值,主要消費是國內消費。消費的增長拉動投資,推動價格不斷上漲。明顯的高通脹使經濟過熱形勢變得嚴峻,調控經濟過熱也就順理成章。

  這一輪經濟過熱與90年代的經濟過熱不同,沒有消費需求拉動的配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最終消費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一直都在稍高于50%的水平上下徘徊。主要原因是隨著勞動力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經濟地位的變化和邊際消費傾向的改變,居民在一般消費上的支出不會隨著工資的上升而大幅增加,更多地考慮到下一代的教育、醫療、退休等等問題而加大儲蓄。

  因此,大幅的投資增長沒有轉化為收入增長和消費增長,這是價格水平不高,通脹預期不明顯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里的危險在于,通脹水平不高可能會造成經濟沒有過熱的假相,從而不斷加大投資力度,不斷釋放過剩產能,不斷擴大供大于求的局面,直至通貨緊縮,經濟嚴重衰退。

  我們認為,

中國經濟目前已經處于邊際產出遞減的范圍。

  根據中國2005年與2006年的GDP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數據,我們計算得出,2005年每增加1單位投入,GDP增長0.385個單位;而2006年每增加1單位投入,GDP增長0.365個單位。單位投入的產出不到40%,所以中國經濟處于規模效應遞減的狀態是很明顯的。

  在這種狀態下,短期內要保持高增長,就必須不斷地加大資本和勞動力以及其他投入。如果短期內沒有技術進步,規模效應遞減趨勢只會加大不會減小。換句話說,要保持現在這樣的高增長,單位產出的增加可能需要4倍、5倍甚至更高的投入。

  如果我們有無限的資源,如果投入可以不受約束地增加,這種高投資下的規模效應遞減的增長模式也不是不能持續下去,但是我們受到資源的約束越來越大。

  此外,支出法的宏觀衡等式告訴我們,投資來源于儲蓄,同時,投資水平受儲蓄水平制約。

  中國一直被認為是全世界最高儲蓄的國家之一。這也正是中國高投資增長能夠持續多年的背景。

  但按照一些國家的經驗,伴隨經濟高速發展的高儲蓄率可能的持續期大約是25~30年的時間,然后儲蓄率就開始下降。中國已經經歷27年的高速增長,高儲蓄率是否會發生變化不得而知,但在現在的基礎上繼續大幅增長的可能性應該不大。按照生命周期理論,隨著勞動力“紅利”逐漸消失,高儲蓄率會下降,甚至會變儲蓄為支出。

  在勞動力投入方面,也有供給的極限。中國沿海勞動力工資的上漲和“勞工荒”的出現,已經開始證明,在目前的技術水平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現在水平的勞動力的供給已經發生變化。

  因此,我們的結論是,大幅資本投入增長和勞動力投入增長都將遭遇儲蓄率和勞動力“紅利”的瓶頸,防止過度投資帶來的經濟衰退是完全必要的。

  當然,

宏觀調控在短期內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固定投資適當減少能夠讓規模效應遞減速度放緩,保持一定的投資有效性;第二,短期內,保持規模效應遞減狀態下經濟增長的持續性,給突破性的變化和改革留下時間和空間。特別是貨幣政策,在利用資金成本控制貸款和投資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防止過度投資帶來經濟衰退的根本解決方式是什么呢?

  首先,要優化資源配置機制,使投資更合理和更有效率地配置到推動技術進步的領域,配置到勞動生產率提高的行業。這方面,美國的例子可供參考。美國儲蓄率最低的年份只有0.7%,仍然能夠支持大大超過儲蓄水平的投資水平。因為金融市場高效率地配置資源能力,吸引了全球資本流入,支持了經濟的發展。優化資源配置,避免盲目投資,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技術進步,是突破高投資→通縮→危機的惡性循環的有效舉措。

  其次,要進行勞動力水平的整體升級,讓部分一般勞動力提升為技工,使勞動力水平隨產業結構的調整而得到調整。培訓后的勞動力實際上是增加了產業升級后的新的勞動力供給。

  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國際金融服務業的發展有大量的外包工程,像當年制造業的產業轉移一樣,金融服務業的轉移需要大量的“藍領”服務人才,比如印度的“國際客戶呼叫中心”的接線員。中國金融服務業自身的發展和其他服務業的發展,也會吸收許多“技術型”的藍領人才。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