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梅:欠債不還背后的集體性不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7日 14:41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助學貸款有去無回,早已不是什么新聞。現在,媒體的關注點已經逐漸轉移至貸款的追繳方式上。6月13日,就有兩條類似的新聞:北京首次在媒體上公布欠款大學生名單。拖欠助學貸款不還的4名中國石油大學畢業生的真實姓名,以公告送達判決書的形式在媒體上公布(《北京青年報》)。河南首次發布助學貸款誠信黑名單。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營業部在媒體上對國家助學逾期貸款債務進行催收,涉及至少4所高校的263名畢業生(《河南日報》)。
將欠債者公之于眾,絕非首創,相似的做法還有不還貸不發畢業證等。這些追討方式時常招致輿論的批評,言下之意,銀行放著數額巨大的呆壞賬不去追討,放任自己內部人將千萬資產轉移國外束手無策,卻偏偏要為難家境貧寒的學生,典型的嫌貧愛富,不仁;學校只管收取高學費,不顧貧困生死活,以各種方式作銀行的幫兇,不義。 在有關“不仁不義”的批判中,助學貸款因為具有幫助貧困學生讀書,提供公平機遇,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特殊責任,無形中就給銀行的商業行為附加了道德含義。可僅憑道德判斷,就說人家討債有錯,怕不公允。 依據教育部今年3月公布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近20%的貸款畢業學生欠債不還,總金額超過30億元。這對銀行而言,多少有些不堪承受之重。 按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實際上,這類事兒要是放在別的國家,僅是信用體制,就足夠讓賴賬人吃不了兜著走),可簡單的問題,在咱們這兒,真就變復雜了。 如果銀行討債沒錯,那欠債不還者就該當承擔責任。在河南省公布的欠債名單上,大多數欠債者已經畢業好幾年,卻拒不還款,甚至杳無蹤影。按學校貸款中心老師的說法,畢業后一個月還款不到200元,這負擔能說很重嗎? 不排除有些人蓄意欠款不還。只是在信用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很難將其甄別出來,并對其實施處罰。銀行(包括學校)所能做的,就是一事同仁,將所有欠債者歸入“老賴”行列。 但現實中,也確實存在還不起債的學生。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畢業即失業的嚴峻事實,讓一部分人無力還貸,逼人于困境,多少不仗義。這樣追究下去的話,板子最終就打到了高等教育的高收費上。有太多證據表明,中國高等教育的費用已遠遠高于普通家庭的實際承受能力。這似乎是問題的根源所在了。可這一現狀能馬上改變嗎?不能。有人為其負責嗎?沒有。 在這一場亂仗中,簡單的契約關系變得復雜難解,其間,甚至夾雜著情緒的宣泄,是非的混淆。 細究一步,這場無頭官司,實際是信用體制、高校收費、就業壓力等等諸多復雜問題在欠款糾紛上的集中體現,不解開與其相連的其他諸多關節點,僅就事論事,怕是沒有答案。而這背后,更值得關注的,是公眾的不滿情緒。當輿論傾向于支持欠賬不還者時,其表達的不只是同情弱者,更是對銀行勢利、高等教育高收費、學校霸道這些積怨頗多的行為的集體性不滿。銀行追債,不過是點燃不滿情緒的一個導火索,好歹還是有的放矢。 看看一段時間以來,公眾面對新聞事件所表現出的喧嘩和騷動,像什么怒罵銀行跨行取款收費的傳言,死打“大學生是普通勞動人”的言論,狠拍力挺章子怡的張頤武等等,從中不難發現,在一個競爭激烈、諸多方面存在體制性失衡的社會里,當民眾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當他們的焦慮情緒找不到合適的排遣途徑之時,那些辭不達意、甚至明顯指向錯誤的怨氣和表達,有著怎樣的人氣和市場。 而這些不滿的堆積,最終將有可能以集體性地破壞社會規則為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