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堯:警惕新鋼鐵政策可能異化鋼企產業行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6日 11:35 中國產經新聞 | |||||||||
CIEN評論員 朱冰堯 產能過剩、利潤暴跌的行業警鐘不斷——這本來應該讓國家強力進行宏觀調控的中國鋼鐵企業謹慎從事,特別是在預期利衰的情況下,擴產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但就是在人人主張收縮鋼鐵行業陣地的時候,企業第一線卻頻頻傳來逆市擴產的消
與這種企業蠢蠢欲動的擴產行為相比,卻是官方和學界對鋼鐵產業前景的擔憂。中國鋼鐵市場產能明顯過剩,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目前在龐大的基數上連年保持了超過30%的增長。即便是在強力干預下的2005年,鋼產量也達到了3.49億噸,同比增長了24.6%,增加了近7000萬噸粗鋼,而后者相當于橫跨歐洲、亞洲和美洲的世界頭號鋼鐵企業米塔爾公司的全年總產量。中國鋼產量已經占到全世界鋼產量的30%,并且比第二、三、四的總和還要多。 盡管在連續幾年的宏觀調控政策中,鋼鐵業都是排在受嚴格投資限制行業的首要位置,中國鋼鐵業仍具有明顯的市場拉動特征,2006年的增長也會達到10%以上。照此推算,2006年中國鋼產量將增加4000萬噸左右,總產量接近4億大關。 但與之相反,2006年的行業利潤比2005年要縮水一半,有分析人士認為2006年的行業利潤只有100億到200億。過剩的產能正在吞噬世界的鐵礦石和中國鋼廠的利潤,據鋼協統計,2005年中國6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16%,而利潤卻下降了11%。在2005年11月份,當月賬面虧損企業已經達到14家,虧損面達到20%。 在這樣的規模越大可能利潤越低的情況下,鋼鐵企業卻甘冒可能產生巨大虧損的風險,選擇逆市擴產,到底緣由何在?一些機敏的業界人士道出其中奧秘:根據鋼鐵產業政策的精神,鋼鐵企業只有達到1000萬噸,今后才可能不會被人吞并。在這種導向下,2006年可能還有更多的鋼鐵公司將圍繞著“1000萬噸的目標”而奮斗。 本來淘汰落后產能是為行業止虧開列一劑猛藥,有關專家也樂觀預測,2006年在淘汰落后產能的計劃落實的情況下,全行業利潤保持500億元到600億元是沒有問題的。國家發改委也已經制定了《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按照這個要求,2007年中國將淘汰1億噸鋼鐵過剩產能。 但鋼鐵企業卻并沒有自覺地降低產能。在2005年新鋼鐵產業政策提出“限小扶大”后,擴產之風就即刻刮遍大江南北。在這場“擴產風暴”中,2005年10月,50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聯合宣布第四季度減產至少5%的目標也就成為了過眼煙云。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奇怪的現象,是因為一方面大企業擔心減產會重蹈1998年覆轍,使小型民企趁機成長,于是通過擴產拼死一批中小企業,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為了不被淘汰,這時候也盡力向千萬產能目標奮斗。 由此可見,新鋼鐵政策主旨雖說是好的,但量化指標的簡單劃線就造成了企業在實際運行中可以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式,確保現階段“先生存,后發展”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也就是說,雖然每個企業都知道產能已經過剩,市場已經供大于求,但還是拼命投資,拼命擴張產能。一個形象的比喻是:每個企業想做的不是跑得最快,而是跑得比其他人快,這樣自己才能是最后的幸存者。 因此,在新的鋼鐵政策出臺后,決策機構必須考慮扎實有效地考量實施辦法,否則通過簡單量化指標劃線后產生的鋼鐵產能未必是市場真正需要的產能,這樣也會異化鋼企的產業行為,最終影響產業的良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