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劍鋒:與茅于軾先生商榷 開發商能算企業家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6日 07:41 每日經濟新聞 | |||||||||
茅先生為何替房產商脫罪? 章劍鋒 經濟學家茅于軾日前撰文稱,中國房市出現扭曲乃宏觀癥結所致,責怪開發商見利忘義不愿為大眾服務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企業家的任務就是創造利潤,否則就不是好企業家。
此外,茅于軾還強調兩點:其一,房價不是開發商抬高的;其二,產業高利潤乃是政府壟斷了土地和資金市場,開發商只能與政府保持曖昧關系,是制度環境在逼良為娼。 經茅先生的點撥,開發商似乎很冤枉。不過需要注意,茅先生將開發商稱作企業家,認為創造利潤是其職責所在。 這當然不錯。但我們首先要理清前提。開發商算不算企業家?他們又都在為誰創造利潤?可以肯定,企業家是人,是人就要追求利益。因此,創造利潤的確是企業和企業家存在的使命。 但作為企業公民,除了追求利益,企業家還具有社會責任。如果不想盡任何社會責任,開發商就不應屬于企業家群體。盡管納稅是他們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直接證明,但我們知道,做經營的人都需要納稅。 應該看到,開發商的價值觀向來是自我的,他們本末倒置地將自身利益建立在社會利益之上,其利潤來源無非是從社會總利潤缺損中獲得的。在此情況下,茅先生還認為想著牟利的開發商都是好企業家,這有些匪夷所思了。也正如茅于軾所說,供應結構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就不是開發商的錯,而是消費者的錯了。 消費者錯在哪里?茅于軾說,因為消費者有錢,有強大的支付能力,愿買高檔房,而開發商只不過從企業家追求利潤的角度出發,通過供應高檔房以滿足高端市場需要。他們是沒有義務兼顧低收入者的。然而茅先生忽略了一個重要環節,他沒有意識到,這種購買行為實際上也是建立在損害公共利益的基礎上的,要使人相信這一高端需求基礎的確廣泛存在,最好先問問那些高端消費者都是些什么身份背景,錢從哪里來,是否皆為居住而購買。 茅先生還設計了一個比較奇怪的反問,說難道要開發商蓋一批沒有客戶的、賣不掉的中低檔房嗎?這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試想,若人們的居住條件都是寬裕的,誰還會抱怨中低檔住房過于緊缺,指責政府和開發商的失職呢? 的確,多年來房價畸高是能從宏觀背景上找到癥結,但茅先生認為盡悉歸昝于制度環境則未免片面。確切地說這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制度的本意并沒有要逼良為娼,制度說要嚴控土地,管住銀根,不是說從此不放地不貸款,也沒有不讓普通公眾住上房子、不讓開發商蓋低檔房的意思。相反,在保障公共資源的同時,制度要求執行者做到區別對待、有保有壓,要求開發商多蓋中低檔房多為民眾出力。但正因為政府與開發商利益個人之間的互投所好,才滋生出種種弊端。在責怪制度時,是否有必要“反求諸己”? 由此,不責怪開發商里的那些不擇手段追求利益的個人,公眾又該責怪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