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0日 17:44 經濟觀察報

  程惠哲/文

  在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給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新定義,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
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歷史傳承價值、審美藝術價值、科學認識價值、社會和諧價值等多方面的重要價值。

  歷史傳承價值

  歷史傳承價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的核心價值、價值準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傳承價值主要表現在:

  1.從根源上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集團或個人的創造,面向該集團并世代流傳,它反映了這個團體的期望,是代表這個團體文化和社會個性的恰當的表達形式”。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反映了民眾集體生活,并長期得以流傳的人類文化活動及其成果,因而具有不容忽視的歷史文化價值。尤其重要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民間的、口傳的、野史的、活態的歷史文化價值,可以彌補官方歷史之類正史典籍的不足、遺漏或諱飾,有助于人們更真實、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認識已逝的歷史及文化。

  當今世界面臨著喪失文化多樣性的嚴重威脅,例如1970年代全世界還通用8000多種語言,但是現在僅存6000多種,而且這其中還有許多少數民族語言在互聯網和現代通訊工具的沖擊下正處于快速消亡中。這再次提醒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傳承價值中的文化多樣性價值,充分重視保護文化多樣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大意義。

  2.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深深蘊藏著所屬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質,這些在長期的生產勞動、生活實踐中積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傳沉積下來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等在內的群體意識、群體精神,是民族的靈魂、民族文化的本質和核心。因此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潛在威脅下,確保民族特性、民族精神的代代相傳,就是每一個民族無法回避的重要任務,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文化傳遞和保存的生動有效的手段、工具和載體,能夠很好地將民族精神等文化信息傳遞到每一個人、每一代人這些活生生的載體上,從而造就一個有獨特文化個性和崇高民族精神的偉大民族。

  科學認識價值

  科學認識價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的價值規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認識價值主要表現在:

  1.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歷史的產物,是對歷史上不同時代生產力發展狀況、科學技術發展程度、人類創造能力和認識水平的原生態的保存和反映。每個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或多或少可能都會有一些不科學、不人道的東西,會有這樣那樣的陋規惡習。這些東西都該被禁止、取締,有的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會被創造、信奉它的人群自動拋棄。但是這些東西可能存留了當時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生活情感態度、科學發達程度、風俗信仰禁忌等社會歷史文化內容,具有一定的科學認識和研究的價值。

  例如對于中國傳統的風水文化。由風水的初始定義可以看出,所謂風水,就是古人在擇址而居時注意選擇有和風與碧水的地方。風水文化中的精華,就是講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諧統一的人居觀念,講究天地人和諧統一的環境理念,以形成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優越的良性小環境、小氣候,就值得我們研究和繼承。因此,可以說形成初期的風水文化表明了古人在建筑學、景觀學方面的科學認識及積累,就是在晉代以后它還在這些科學方面有大的發展;至于此后它向神秘主義、鬼神宿命方向發展的另一路徑和內容,則是我們今天要摒棄的封建迷信。

  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認識價值還指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具有相當高的科學含量和內容,有較多的科學成分和因素。

  例如民族傳統歷法,如果能較好地解決計時和指導農副漁業生產的問題,就一定具有相當的科學內容和價值。我國傳統歷法——農歷,就較好地解決了計時和指導生產生活兩大問題。農歷又稱陰歷,實質是陰陽歷,它早在秦漢時期就已形成。農歷根據天體運動規律計時,安排大小月、閏月、平年和閏年,有良好的實用性和極高的科學性。農歷中二十四節氣的劃分綜合考慮了天文、氣候、季節、物候、農作物生長等情況,反映了古人在與自然的交往過程中,對自然界發展運行規律一定程度上的科學掌握和認識,以及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對這些規律的合理運用,因而長期以來很好地指導了農、副、漁業生產。

  審美藝術價值

  審美藝術價值決定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的價值取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美藝術價值主要表現在:

  1.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許多天才的藝術創造,無與倫比的藝術技巧,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能深深打動人類心靈、觸動人類情感。通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藝術作品,我們可以形象地看到當時的歷史事件、人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習俗,以及他們的思想與感情、藝術創作方式、藝術特點和藝術成就。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是傳說中劉三姐的故鄉, 2005年冬本人在這里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考察時,耳聞目睹了劉三姐的鄉親們在今天仍然是唱歌成風,上至古稀老人、下到妙齡少女,幾乎個個張嘴能唱,且唱而有韻有調、有意有境。他們不僅唱世代相傳的歌謠,而且能即興即景唱身邊之人之事,唱社會變遷與時代特色,從而唱出了新社會的風物人情、新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如今發展旅游業,我們乘坐大篷車;也學家鄉劉三姐,一路唱歌不停歇。歡迎朋友和嘉賓,到我宜州來旅行;敬你三杯紅蘭酒,更有山歌醉游人。

  2.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大量的文化藝術創作原型和素材,可以為新的文藝創作提供不竭的源泉,當代許多影視、小說、戲劇、舞蹈等優秀文藝作品就是從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發揮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審美藝術價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不僅口頭文學、民間文學、表演藝術有審美價值,就連其中的民族民間文化、社會習俗、服飾織染、紅白禮儀等也普遍涉及美的內容,具有重要的審美藝術價值。

  社會和諧價值

  2005年冬本人在貴州省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考察時了解到,該省有一個地方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迄今為止尚無刑事犯罪案件發生,這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見的;這個地方就是布依族聚居的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音寨。據當地有關人士分析,這一奇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與音寨這一帶一直未中斷當地特有的“三月三”、“六月六”歌會等民族民間節日文化活動有關,正是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舉行,很好地起到了凝聚民心、講究道德、弘揚正氣的作用,從而保證了當地的人民平安、社會和諧。

  社會和諧價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的價值目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和諧價值主要表現在:

  1.人類是群居的社會化動物,個體都有一個適應集體、融入社會的過程;而社會或族群也要求每一個成員都變成它的合格的個體,標準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會成員都掌握這個社會或族群的文化。因此,個體的社會化過程其實也就是個體學習族群獨特文化,接受、適應并在這種文化中成長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體接受了族群的獨特文化,也就是對這個社會進行了價值認同,從而有效地融入社會而達致社會和諧。這樣,作為鮮活的、多樣豐富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有重要的社會認同、社會和諧的價值和作用。此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某些

傳統文化內容,反映和表現了民族共同心理結構、思維習慣、生活風習等內容,規范著民族的群體生活方式、思想價值取向,能產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共識和認同,也具有重要的社會和諧價值。

  2.在當今張揚個性的社會中,人們更多的是追求個體價值的實現、個體利益和欲望的滿足,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某些人惟利是圖,只為金錢和利潤服務,不講誠信、不講道德,極大地敗壞了社會風氣、破壞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為此需要我們倡導傳統倫理道德,鼓勵向善的個人美德,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就含有大量的傳統倫理道德資源。在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擷取、展示、宣揚其中的美好向善的倫理道德資源和內容,將會極大地助益于我們當今的

和諧社會建設。

  3.文化的國際交往有助于文化的交融和發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言也是同樣的。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交往作用,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推動國際交往與合作,促進地區和諧與穩定。例如在2005年末公布的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我國和蒙古國政府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入選,在這一過程及今后的共同保護中,已經并將繼續發展兩國在這方面的友好合作,從而加強了兩國的密切聯系,促進了兩國關系的和諧穩定發展,也促進了這一地區的和諧與繁榮。此外,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以建立合作和互助的國際技術、財務機制,動員國際社會履行共同的義務。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社會和諧價值,可以成為國家間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民族間聯系溝通的粘合劑。

  經濟開發價值

  只有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條件的文化資源轉化成為文化生產力,帶來經濟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資金反過來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因此,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既要保護又要發展,以保護帶動開發,以開發促進保護。

  經濟開發價值是市場經濟和消費社會條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重要價值形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的價值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開發價值主要表現在:

  1.經濟開發可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地的經濟發展;財政收入增加后,這些地區就有條件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的投入力度,擴大宣傳力度,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提供更好的傳承、保護、創新條件,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使之更加安心地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一些發達國家已經認識到 “無論是有形文化遺產,還是無形文化遺產,都應該在確保文化遺產不被破壞的前提下,盡可能進入市場,并通過切實可行的市場運作,完成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其潛能的開發”, 并實現了文化保護和經濟開發的良性循環互動,例如日本、韓國積極發掘本國民俗文化資源,保護、恢復傳統禮儀節慶儀式,以此吸引大批國內外游客,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收入。瑞士、芬蘭、英國等國極為重視保護本國的少數民族文化,給以極好地保護、傳承的條件,除了從維護文化生態、保護文化多樣性的角度考慮外,也是看到了在這些獨具風情的民族地區發展文化旅游能夠創造巨額經濟收入。

  2.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傳統文化資源,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的優勢所在,例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間文化、民俗資源就是極為重要的旅游資源。以我國裕固族婦女服飾的經濟開發為例,不僅很好地保持、弘揚了裕固族婦女服飾文化,而且還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首先,組織裕固族服裝模特隊進行節慶演出,中老年婦女、青年少女穿著不同的裕固族傳統女裝在舞臺上大展風采,充分展示民族服飾的魅力。其次,將民族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的裕固族女用紅纓帽子制成小巧好看的旅游紀念品出售,銷量極大、利潤可觀。這種做法既利用傳統工藝、傳統文化資源取得了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這是通過經濟手段、經濟途徑救活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極好案例。總之,在強調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本真性、原生態保護的同時,也要有適度的經濟觀念,有以開發促保護的頭腦和意識。對那些既能顯示民族文化特色又有經濟開發價值、市場開發前景的優勢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敢于樹立產業化的發展思路,進行科學的品牌定位、制定合理的營銷戰略,集中力量培育優勢文化品牌,將文化資源優勢傳化為經濟優勢,充分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開發價值。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課題組的成員)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