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在武漢,由于東星航空首航期間推出“買機票贈港澳游”、“999元港澳雙飛5日游”等活動,報價比市場價要低700至800元,遭到8大航空公司聯合封殺。8大航空公司不僅把東星航空公司屏蔽掉了,使東星查不了它們的信息、無法銷售它們的票,還秘密召開會議聯合炮制出4條禁令:各代理點不準銷售東星機票;不允許東星航空機票簽轉聯程;各旅行社不允
許幫東星訂票;各景區駐漢辦事處不得幫東星訂票。(5月31日央視)
顯然,這是行業強大的壟斷勢力對“行業鯰魚”赤裸裸的打壓和霸道的扼殺。民營航空被如此打壓已非首次,上海春秋航空、天津奧凱航空的“不老實行為”都遭遇過類似的聯合封殺。
指望誰來反壟斷并主持行業公道呢?我想,民航總局是指望不上的,由于與壟斷資本既得利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實際是壟斷集團的代言人和壟斷利益的保護者。比如去年春秋航空“超低票價”事件中,民航總局就明言“機票不得低于4.5折”,維護老牌航空公司的利益——民航總局由于深陷壟斷利益而失去反壟斷能力,《反壟斷法》又尚未出臺,難道放任這種赤裸裸的壟斷行為?
我突然想到,那些爭著搶立《反壟斷法》、爭著當《反壟斷法》的立法牽頭機構、爭著當《反壟斷法》出臺后執法主體的部門哪里去了,拿什么來證明自身的反壟斷資格和反壟斷能力呢?這么典型的壟斷事件,不正是這些部門施展“反壟斷才華”的機會嗎?
媒體曾報道過,《反壟斷法》醞釀了12年所以難以出臺,在于中央幾個部委爭搶《反壟斷法》的立法權、爭當執法主體:國家發改委在經濟研究報告中把推動《反壟斷法》出臺看做自己的工作,國家工商總局和商務部也都通過各種方式把該法攬到自己部門。前幾天有傳聞說,哪個部門也別想成執法主體,國務院擬設立“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作為專門的反壟斷主管部門——這畢竟只是傳聞,為主導反壟斷工作,幾家部委還在明里暗里較著勁兒。
我想,空口無憑,與其那樣在紙上和黑箱中較勁,不如到現實經濟生活中來進行“反壟斷資格PK”,以實在的反壟斷實踐證明本部門在反壟斷上獨到的優勢和出眾的能力,以鮮活的案例說服公眾認同本部門主導《反壟斷法》,以公眾看得見的方式樹立部門反壟斷權威。
比如,通過對此次“8家航空公司封殺低價航空”的反壟斷干預,首先證明自身的反壟斷敏感:對經濟生活中大大小小各行各業的壟斷行為有著非常靈敏的行業敏感和專業嗅覺,哪里的市場一出現壟斷,就能敏感地感覺到并發出自己的聲音,缺乏反壟斷敏感的部門是無能擔當這一執法者的;然后是證明自身的反壟斷能力,反壟斷不是像某些部門的執法那樣,設幾個關卡、發幾個文件、搞幾次執法行動就行的,它需要很高的專業能力,能在眾多市場頭緒中分離出真正的壟斷行為和正常競爭行為;再就是證明自身的反壟斷勇氣,在中國,反壟斷不僅需要能力,更需要勇氣,因為中國的壟斷主要不是單純的市場性壟斷,而是牽涉到許多部門利益的行政性壟斷,反壟斷會得罪許多部門,比如此次8大民航就連著民航總局的利益,哪個部門能像李金華那樣拉得下“同僚”面子,這就需要勇氣,勇氣實質是一種“獨立的反壟斷姿態”。
“8大航空公司封殺低價航空”不只考驗著中國航空業“市場化”的牌號,更重要的是考驗那些口頭上爭當反壟斷先鋒的部委:是真想反壟斷,還是僅僅看中一些現實的執法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