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新政因何目不暇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30日 14:45 法制晚報 | |||||||||
新聞提示 近來,政府部門頻頻發布房地產新政。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調控舉措,在中國房地產業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仔細解讀這些文件,我們不難發現,一系列的樓市新政,雖然給人以目不暇接之感
實事求是地說,如此高密度、高強度地推出房地產新政,既表明了中央政府為解決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良好初衷,也暴露了此前忽視房地產業發展規律、在宏觀調控方面欠賬較多的現實。 首先,地方政府在房地產市場中到底應該扮演什么角色的問題,沒有在實踐意義上徹底解決好,某些地方政府隨同地產商一起分享地產大餐,控制房價必然無從談起;其次,對于房地產業宏觀的、長遠的市場走向,缺乏深層次把握和有意識的引導,導致某些地方政府被一個個即時的“利益蛋糕”所沖擊,既打擊了民眾的信心,又為房地產市場的持久發展埋下了隱患;第三,政策的連續性、調控的協調性不夠,始終沒有打出應有的力度。房地產新政如此集中、強勢地推出,應該說是對此前種種積弊的“本能反彈”。 政府部門調控力度的加大,無論從消費者角度,還是從規范運營的開發商來說,無疑都是利好消息。但是指望調控舉措在短時間內生效,立竿見影地收到房價走低效果,恐怕也不現實,這同樣也是一個不能不遵從的客觀規律。首先,一系列措施的調控效果必然要滯后出現。比如,在房地產交易中,將營業稅征收時間由2年改為5年,市場上二手房的投放量勢必受到影響,再加上交易環節支出的增加,二手房的價格在短期內有可能不降反升。其次是一些政策的合理性、普適性也有待于在實踐中檢驗。比如,小套型必須達到70%以上這一指標是否適合全國所有城市?如此一刀切,會不會引發新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目不暇接的樓市新政,其積極意義目前還停留在認識意義上。真正落到實處,還將面臨各種各樣復雜情況的考驗。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也是此前一暴十寒的必然代價。 本報特約評論員馬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