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有關負責人,在解讀考生關心的就業問題時,認為大眾化時代的大學生不能再自詡為社會的精英,要懷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心態和定位去參與就業選擇和就業競爭。(《中國青年報》5月22日)
大眾化時代的大學生不能再自詡為社會的精英,是一個理想的期待,或者說是管理者對大學生的希望,但是這個理想的期待要轉化為現實———普通勞動者,在當前社會背景下
,是蒼白無力、缺乏說服力的。更何況,“普通勞動者”是個模糊的詞語,精英在我們的語境里,一定程度上也是“普通勞動者”,這是無法抹殺的事實。
誰應該成為普通勞動者?誰應該成為精英?我們知道,目前承擔大眾化高等教育任務的辦學機構是長期以來一直實施精英化高等教育的學校,而這些學校在實施大眾化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并沒有實現大眾化的轉型。其中,尤為突出的是以精英化高等教育的質量標準來經營大眾化高等教育。因此,目前我國通過精英化教育的規模擴張方式實現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是一種形式上的大眾化,而不是實質性的大眾化。
筆者以為,當下大學生就業難與高校沒有實現大眾化轉型密切相關,大學生多并不意味著人才過剩,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的表現,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本身的問題。正是由于我國高等教育專業結構、培養目標及教學內容滯后,才使許多畢業生難以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在這個前提下,筆者以為,讓大學生懷有普通勞動者的心態來實現就業,恐有推卸教育部門責任的嫌疑。讓大學生接受精英的教育卻要成為普通勞動者,是誰的尷尬?這是大學生成為“普通勞動者”不得不面對的尷尬之一,是讓大學生承擔了他們不應承擔的結果。
大學生成為“普通勞動者”的尷尬之二在于背離了公眾對教育的期待。自古以來,教育就是社會底層向上流動最重要的機制。越是社會底層的群體對子女的教育越是重視,子女有希望,他們就不會絕望。在現代社會,教育越來越成為確定社會成員地位的關鍵性因素,以至于教育成了當今時代中國老百姓“最不怕花錢”、“最舍得花錢”的地方。但是當面對“供養一個大學生需要4個農民不吃不喝”、“供兒上大學三輪車夫累死街頭”、“因教致貧已成為橫壓在農村家長心中的最大難題之一”時,誰有理由勸說大學生去成為普通勞動者呢?誰能阻止大學生向社會上層流動的夢想呢?假如投入和收益的比例越來越不對稱,那么是大學生還是教育者更應該反思呢?更何況,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有理由期待自己成為社會的“精英”,至于能否成為,則與他們的能力與運氣有關,而不是心態。
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人的社會地位、權力、收入和聲望,更多地取決于個人的后天努力和成就,個人后天受教育程度與個人社會地位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上大學是多少青年學子的夢想和理想,他們把上大學看作是改變自身命運的難得機會。但是當這種夢想和理想與現實交織時,誰能理解大學生的內心之痛?誰剝奪了他們的夢想和理想呢?筆者贊同大學生應拋棄精英意識,從以前的那種“神壇”、“圣壇”上走下來,回歸到普通的社會層面上來。但是這不能成為掩蓋種種問題的借口,成為讓大學生成為普通勞動者的惟一理由。保護大學生向社會上層流動的夢想,就保護了公眾對教育的期待,這是社會的責任。
朱四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