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沈洪溥:自主創新不能削足適履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08日 17:54 新浪財經

  沈洪溥

  又是一輪“名詞”(所謂“知名的詞語”)普及風暴。電視、廣播、網絡加上大大小小的官員、人大和政協的代表們,除了言必稱民生,袒露對教育、衛生事業的關注外,說得幾乎同樣多的就是“自主創新”了。但是我想,凡事都要講究因時、因事、因地、因其他林林總總的具體情況制宜,不能強求一律,特別地,自主創新這件事,也不能按照有些人的想法
都歸結為“自主知識產權”、“自主核心技術”上面,否則,不僅可能事半功倍、成效不彰,而且可能和預先的想法背道而馳、南轅北轍。中國的企業分布廣、種類多,每一個企業如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都有自己的產品特點、技術規律、市場定位,如果強調形形色色的企業都和“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沾邊,就真的有些削足適履的意思。

  一、“自主創新”的重點是“自主”

  為推動“自主創新”深入人心,也為了出臺后續的激勵政策,充斥媒體的是一些關于我國目前缺乏自主創新的數據和實例,比如“目前中國大中型企業中71%沒有技術開發機構,2/3沒有技術開發活動……”可是,分析形勢往往是這樣,如果你按照一個自認“非常關鍵”的觀點去看,急切的求證心情很容易會自動拋棄其他信息而只剩下“嚴峻”的現實,進而“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自己“滿意”的證據。

  更重要地,筆者認為,“自主創新論”者們大可不必那么心急如焚,因為“自主創新”的重點應該是“自主”,是來自企業家的要求。官員也好,專家也好,企業之外的人當然可以有敏銳的眼光幫助企業經營者發現問題,但是,如果企業并沒有感同身受的話,那這個問題提出的可能并未到火候。

  中國的企業改革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盡管承包、租賃經營、股份制之類的企業制度變遷也激發了一部分企業的生產力,但企業層面的制度變革并沒有取得農村土地承包制那樣突出的效果。特別地,發展最快、較早確立世界市場優勢的企業并沒有出現創新的核心——京、滬等大城市,而往往出現在廣東、浙江等地。而沿海經濟帶的工業主體也是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態起步,逐步進入世界產業分工體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些企業中的大部分除了規模擴大外,很多到今天仍然延續著以前的“訂單生產”模式,作為加工單位而非設計單位存在著。在有些地區,圍繞著一個較復雜的產品,還自發衍生出了上下游的產業集群,當然產業群內部還是以小企業為多,在許多人看來確實有“小、土、群”的特征,給觀察者留下中國只“刷盤子”不“讀書”的印象也很正常。

  問題在于,這些企業真的都有必要一夜之間拋下已經形成的發展路徑進入“研發型”企業行列嗎?我看未必。

  對企業而言,只有技術適用與不適用的區別,而沒有所謂“高”技術和“低”技術的區別;多見的是對成熟技術的路徑依賴,少見的是對技術創新的偏執。企業作為盈利為目的的單位,找到自身稟賦特點能夠成功把成本降低就能夠滿足提升

競爭力的需要,從這一點上說,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土地成本、技術先進性都屬于稟賦集合,中國的企業可能大部分擁有勞動力成本優勢,就自然會選擇以此為核心競爭力進入分工體系,雖然技術含量不高,可這并不丟人跌份。企業要生存,就要硬邦邦地盈利,除了在廣告上念叨,一般企業并沒有承擔集聚社會智力進行科技創新的義務,更重要的是,需要咱們中國企業解決的首先是龐大的待就業人口,企業即使多用勞力少用機械,只要能正常、合法地運作,就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分。企業選擇怎么生產是企業的事,那些指點企業應該如何如何的人,不僅多是做企業的外行,而且根本無法負擔企業按照“創新”指示進行改造后虧損的后果,如此清談,其實很容易誤事的。

  二、現有的創新體系為什么不靈光

  目前,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據說已達3200萬人,研發人員達105萬人,分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然而擁有如此高數量研發人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近年來卻一直未能產生幾個技術創新的主體,不僅沒能像發達國家的大企業那樣不斷創新并依靠核心技術實現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而且大量依靠海外進口技術和設備也沒能成功消化吸收并進而照貓畫虎、獨辟蹊徑。這其中,除了有企業確實經過權衡后,“自主”地放棄了研發功能,埋頭“土里刨食”的因素外,更多的是目前的不少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缺乏創新的動力。

  以汽車業為例,很多人指責政府“市場換技術”策略并不成功,證據就是市場讓給了合資企業和洋品牌,我們自己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國產化率被扭曲成為部件國產化率,而沒有能夠推動整車設計等高端技術水平的提升。這其中的始作俑者其實并不是我們的汽車企業。想想國家對企業的優惠政策吧,公務車一律要用xx品牌,地方政府對當地的汽車廠商還會更優惠,甚至要求

出租車都要選用xx品牌,這么好的生存條件,鬼才樂意自主創新呢?對于一只神經正常的貓咪而言,是選擇呆在溫暖的house,還是不分春夏秋冬、刮風下雨出去逮耗子,簡直都不用培訓。沒有生存的危機感,指望企業能有出息,那才是做夢。這種情況下,中國大中型國有工業企業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兩項經費之比僅為1∶0.06就不難理解了。有人總愛說韓國、日本企業這個比例達到1∶5到1∶8,同樣是東亞企業,為什么不能模仿人家如何云云,可是就不去想想對方國家企業的生存競爭狀況,光看到了人家保護國貨的一鱗半爪,回來就升級成了對民族工業的全面呵護,國有企業已不是真正的企業,卻按照市場化主體的要求來診斷,不反思企業的生存環境,卻草率地下“增加投入、自主創新”這樣的猛藥,效果能好嗎?連學習的動力都沒有,哪里有創造的動力?

  回頭說我們龐大的科技人員隊伍,知識老化就不提了,他們的激勵又是什么?做基礎研究,沒有足夠經費,不能很快地見到效益;做應用研究,創新要對接企業,還要考慮市場需求,效益也不高,思來想去,還是簡單模仿、制造概念,甚至欺世盜名來得容易,加上國內科研圈子里按出身系統、地域親情“劃圈子”的風氣,扎扎實實做科研的人不多也就不奇怪了。

  正常的企業不會拒絕適用的新技術,不會拒絕能幫助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科研成果,盡管我們的成果汗牛充棟,但是有多少成果在設計時是從企業需要出發的?有多少成果本身就是相互模仿的結果?引進技術設備容易,引進一套鼓勵科學技術研究的制度體系難,而讓國內建立起對智力勞動成果尊重、對科研態度認真重視的風氣更難,從這個角度上講,衡量一個國家的技術創新能力或者潛力,不能看有多少干事的人,還要看有多少人干事,更要看有多少人干實事。

  簡言之,這輪針對自主創新的宣傳確實聲勢浩大,但眾口一詞之下,企業也好,政府也好,學者也好,還是應該將自主創新的豐富涵義和分寸把握好,把“核心技術”、“引進消化”、“技術升級改造”等幾個不同層次的要求區分開,如此,“創新”這個詞才能真正在中國落地生根。

  如同新農村建設不能單純蓋

別墅、搞外形,中國的企業還是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確立比較優勢并保持競爭力上面,技術改造—消化吸收—自主研發屬于企業成長的內生演化過程,就讓它自然而然一些吧。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