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日前表示,要堅決制止“高價建綠”的不良傾向。他說,現在有的城市在綠化建設中動輒開出幾萬、十幾萬元的高價購買大樹古樹,造成巨額的資金和生態浪費。他認為,城市綠化要堅持只用對的、不用貴的,多用成本低、適應性強、本地特色明顯的鄉土樹種,要用最少的錢,建更多的綠(見昨日《江淮晨報》)。
仇副部長的談話可謂切中時弊。目前在城市綠化過程中普遍存在“高價建綠”的做法
,的確造成了許多不良后果,比如中原某大城市,以前曾因梧桐茂密而被稱為“綠城”。前兩年,不知哪位領導心血來潮,把好好的參天大梧桐樹砍掉,花大把的錢購回南方的名貴樹種種在道旁,既不遮蔭,也不易成活,結果是“綠城”變成了“日光城”、“風沙城”。如此這般瞎折騰,今年居然還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高價建綠”的不良傾向?我認為主事官員另有其他考慮:一是它能夠盡快地凸顯政績。“十年樹木”太漫長了,一屆地方政府的任期只有五年,他們等不及;二是其中利益的水很深。筆者就曾聽到過一個負責綠化的官員說:一棵樹值多少錢呢?你說10元也可以,1千元也可以,1萬元也不離譜。如此巨大“彈性”空間,上下其手的空間會有多大,我們是不難想見的。
所以在我看來,城市生態失衡,不過是一種表象,根本原因還是權力生態的失衡:行政權力缺少“天敵”,可以基本上不受制約地肆意行使。這就使掌握它的人能夠將短期利益、眼前利益和自己的個人利益,置于城市發展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和市民的整體利益之上。
因此,要制止“高價建綠”的不良傾向,建設部的負責官員出面表態,指出其中的危害,是必要的;建設部出臺相關的部門規章,不要再把“國家園林城市”的美譽授予那些專搞華而不實的沽名釣譽者,也將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這些都只是些治標的辦法,只有徹底改變官場的權力生態,使市民能夠對城市的行政權力進行有效制約,才是治本的辦法。
恢復了權力的生態平衡,城市的生態自然也就平衡了。
鄔鳳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