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郭之純:請問張維迎 高學費真對窮人有好處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9日 07:59 燕趙都市報

  近日,在2006年中國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上,經濟學家張維迎再次強調自己對于高校學費的觀點:“為什么窮人上不起大學,因為學費太低。”認為應該再適當提高學費。他并且坦率地承認,這句早就曾講過的話“挨罵多”。(《上海證券報》4月27日)以張維迎教授之名氣,明知“挨罵多”卻仍然堅持己見,為該話題增添了討論的價值和必要。

  粗看之下,張維迎此論單從邏輯上似乎有那么一點可取之處。其得出該觀點的邏輯過
程是:“低學費的辦法實際上補貼的是富人”,而如果“把學費適當地提高,然后規定學費多少比例必須用于助學金”,窮人掏不起學費的問題就可以解決。簡而言之,該辦法就是試圖在高校學生內部來個“劫富濟貧”。但是,這一看似十分美妙的邏輯,實際上卻經不住多少推敲。

  首先,張教授似乎忽略了學費問題的嚴重性、復雜性。按現在的高校學費標準和家庭的可統計收入對比計算,有幾個家庭是不必享受助學金、而且還可以承受更高學費的呢?前不久剛剛退休的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曾經坦言,以他和夫人的收入,也只能勉強供一個大學生。那么,如果學費再“適當提高”,即便國家教育部的副部長,其家庭能否順利供起一個大學生也已經很值得懷疑了。這樣情況下,助學金要發到怎樣的范圍?“適當提高”到底要到什么程度、也即那些確實的富人家庭究竟需要承擔多少學費,才能平衡那么多貧困生的困難?

  其次,張維迎的邏輯中,也隱含著這樣一種風險或陷阱的可能:提高學費之后,“劫富”的目的或許可以達到,但是否能夠真正用于“濟貧”?會不會實際形成既“劫富”又“劫貧”的結果?不難看出,如果按照張維迎倡議的做法,在高校、富人、窮人三個利益主體中,富人注定是要多掏錢的;窮人也要先多掏些錢;至于這些多掏的錢是否能夠公平有效率地返還,是否能夠返還到真正的窮人手中,則屬于不好控制的事情。因而這個過程中,只有高校處于穩贏不輸的位置,贏得了更大的經濟控制權。考慮到張教授的特殊身份———北大校長助理、光華學院副院長,其堅持如此觀點,令人難免瓜田李下之臆測。

  尤其重要的是:現在實行的學費標準,真是“低學費”嗎?高校真是在“補貼”學生嗎?眾所周知,一直到現在,高校培養成本還是一筆糊涂賬。雖然許多高校都在不斷訴苦,認為所收學費不敷培養學生所需,但各高校都在設法擴大規模、在為了多招生進行大戰,而且高校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好———甚至連“洗腳費”都能報銷,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假如確如高校所言,如今的學費仍然太低,多招一名就多“補貼”一名;確如張維迎所言:“我們學校想各種辦法籌集資金解決貧困生的學費問題……從企業找錢,國家一年給100萬,學校還用各種辦法拉公司設立以公司命名的助學金”,那么高校對擴招仍然如此熱衷,顯然就有些不符合常識。因而,現行學費“標準低”這一結論———同時也是張維迎觀點的邏輯基礎———在真實的、有公信力的培養成本出臺之前,至少有嫌唐突。

  還有,張維迎教授似乎也沒有考慮到甄別富人和窮人的巨大成本。如果先提高收費,然后再用助學金的形式返還,如何保證返還過程的公正,至少是一個很繁瑣的問題。誰來認定呢?認定的成本有多大?最近吉利控股集團捐助5000萬元資助1000名寒門學子,為了這些錢不用錯地方,他們準備用于“確認”的錢竟然達200萬。越是富人家庭,社會關系越豐富,尋租的能力就越強,那么,“劫富濟貧”會不會勞而無功、甚至走向反面成為“劫貧濟富”,是一個令人不得不擔心的問題。

  所以,張維迎所謂的“高學費對窮人有好處”,既無堅實的邏輯根基,操作起來更是十分艱難,風險系數過大。全面看來,是一種罔顧國情、將問題簡單化而且似是而非認識。

  郭之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29,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