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忠 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的貸款在2006年第一季度大幅提速。非金融部分的新貸款占2006全年目標的一半。地產作為抵押品的貸款與估值比率已經上升。股票作為抵押品比以前更受歡迎。貸款優惠政策似乎促進了貸款的加速,變化的貸款政策暗示中國金融政策在有目的放寬。我們相信不大可能有宏觀層面的收緊。
對于發生的一切,有兩個可能的解釋。國有商業銀行今年正在準備IPO。他們有增加貸款以支持IPO的動機。如果這是主要動機,貸款增長可能在2006年下半年逐漸停止。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欲支持因去年銷售疲軟面臨現金流問題的地產開發商。如果這是主要因素,該趨勢可能不會在2006年下半年放緩。
貸款趨勢在2006年下半年多少會有所減緩。但是今年的貸款目標很可能超過4000億到5000億元人民幣,這將把GDP增長率推高1.5到2個百分點。
硬著陸風險再次上升
總消費貸款(包括抵押貸款)在2006年第一季度增加了43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2.3%,只占2006年第一季度非金融部分總貸款增長的3.9%。
無論是什么原因導致抵押需求疲軟,都暗示中國的住房需求已經達到頂峰。但建筑仍以超過20%的年增長率在增長,2007到2008年很可能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地產行業是決定中國這一輪經濟著陸的重要因素。
目前一輪的刺激再次增加了硬著陸的風險。如果出口減緩加上地產因素,經濟的硬著陸幾乎不可避免。
宏觀緊縮可能不起作用
中國可能正處于一個巨大的陷阱中。對人民幣未來升值的預期使中國的利率保持在低水平,這導致了經濟泡沫的膨脹。
中國需要改變其發展模式。一直以來,發展模式是政府增加投資,反過來刺激出口增長。增加的出口收入提供政府進一步投資,導致消費不足、社會壓力增加和與主要貿易伙伴的摩擦加劇。
最近幾個月出口的持續強勁增長和貸款拉動的投資正在惡化中國的不平衡狀況。我們繼續盼望恰當的政策調整。在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和民工狀況得到改善之前,在作為中國消費潛力的家庭財富得到增長之前,GDP增長可能會強勁,但渴望得到的經濟質量和可持續性卻不會達到。
(鄭潔根據研究報告節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