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專欄互動 > 正文
 

梁中堂:市場經濟是一種不可抗拒的生產方式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0日 09:54 新浪財經

  梁中堂

  價值規律所具有的客觀性曾經給市場經濟帶來不好的名聲。其實,進一步分析這些批評和攻擊,大多都發生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社會把因生產力水平比較低必然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或者屬于社會自己本來應該做好而沒有做好的一些問題,都一股腦兒歸結到市場經濟的頭上。

  隨著歷史的發展,市場經濟制度卻逐漸能把人們在經濟水平較低階段所擔心的一些社會問題都解決得相當好。在目前較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貧富的懸殊仍舊很大,但因為有較為完備的社會保障制度,人們卻沒有像我們這些窮國家的大多數人所發愁的生活問題。

  雖然西方民主國家黨派林立,社會各個利益集團的政治理念紛繁,在幾乎囊括社會所有領域和幾乎所有社會問題方面都表現得歧見紛仍,甚至相互攻訐和病詬,而對市場經濟體制的認識卻驚人地一致,即都只把它看作配置資源的一種生產方式,不再像初級階段那樣對其橫加指責了。

  典型的計劃經濟在我國歷史上大約存在了40年。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我國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體制由計劃轉向市場的前提下,醫療衛生領域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別無選擇地應該跟著經濟體制走。但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市場化方向卻遭受到社會普遍的批評和反對。咎其原因,除了因缺少總體改革規劃而導致改革目標不明確、改革方案和政策不配套、改革長期滯后而導致各種社會矛盾累積并交織于醫療衛生等少數幾個領域外,我國沒有經歷較發達的市場經濟導致包括主導主流社會意識形態的那些人在內的國民普遍對市場經濟缺乏正確的認識,也是產生誤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場經濟,顧名思義就是為市場而生產的經濟形式。馬克思稱之為商品經濟,也完全可以把它理解為已經充分發展了的商品經濟。我們知道,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很久的自然經濟,比如原始部落的氏族經濟、古代中國社會中的小農經濟和西歐的莊園經濟,都是按照個體或者經濟體的實際需要分配勞動等經濟資源的。在前蘇聯和我國也曾實行過一個時期的計劃經濟,由政府直接控制資源并按照行政指令組織生產。市場經濟與這兩種經濟形態都有所不同,它是為買賣而生產的一種經濟形式,或者說,是通過市場中介完成生產和消費的一種生產方式。用現代經濟學家的話說,就是經過市場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制度。

  市場經濟是生產力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歷史階段,人類社會必須采取的一種生產方式。說“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是指這一時期的生產力基本上能夠解決人們的生存問題了;說“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是指生產能力還不能滿足所有社會成員的一切需要。所以,社會生產要以市場為紐帶,組織和實行那種具有一定貨幣支付能力的生產。在市場里,商品價格是調動全社會經濟活動的傳導器。一切社會需求和供給都通過市場價格的波動得到反映,貌似分散零碎的社會通過市場組成一個有秩序的整體。由于社會都依據市場信息不斷調整各自的經濟行為,龐大的社會經濟就變得相當簡單:在消費領域,只有被賣出的商品才能實現消費,也才是實際的社會需求;在生產領域,人們總是在企業和市場之間進行比較,只有當市場價格高于或者等于生產成本時,企業生產才成為可能。

  自從出現商品生產后,努力降低成本和追逐最大程度的利潤就成為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由于商品的價值由凝結在其中的勞動量所決定,所以,市場競爭迫使企業不斷提高勞動生產力。歷史表明,原始社會末期以來,生產力幾乎在以加速度的方式發展,社會進步的幅度越來越快,這一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功不可沒。從古典經濟學開始,經濟學家主要研究企業這一微觀層面的經濟組織如何在價值規律的強制下提高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由于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新制度經濟學通過最近幾十年對近、現代市場經濟制度的起源和發展的研究則發現,政府和國家制度這只“看得見的手”其實也是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推動其進步和發展的。因為,只有那些減小社會內耗、降低交易成本和制訂出好的制度安排以吸引人才和資本等可流動性經濟資源的國家,才能夠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稅收的增長。所以,保護產權、提倡自由競爭、維護契約關系和不干預市場等經濟制度,就成為西方國家在世界近代史數百年以來保持先進和較快發展的重要動力。

  通過貨幣實現價值核算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和個人都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由于經濟規律的客觀性,這一原則成為一面“雙刃劍”。一方面,所有的個人和企業都必須遵循市場提供的價格信息進行核算,把一切生產和消費都限制在一定的經濟能力的范圍之內,使人類不至于因驕奢淫佚、暴殄天物而走向毀滅,維護和保證了個人和社會在一定規模下的生產、消費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這個原則又十分冷酷、不講情面和缺少絲毫的人情味。斯密說價值規律是只“看不見的手”,其實更多情況下簡直是條“看不見的鞭子”,它一直在后面抽打著企業家,要他拼命地、有時甚至是不擇手段地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還有,沒有貨幣支付能力或者不具備一定的支付能力,你就不能從市場上取走任何商品,哪怕這一取舍會至關一些人的前途和生命,顯現得人類社會的殘酷甚至于殘忍。

  價值規律所具有的客觀性曾經給市場經濟帶來不好的名聲。其實,進一步分析這些批評和攻擊,大多都發生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社會把因生產力水平比較低必然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或者屬于社會自己本來應該做好而沒有做好的一些問題,都一股腦兒歸結到市場經濟的頭上。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市場經濟制度卻逐漸能把人們在經濟水平較低階段所擔心的一些社會問題都解決得相當好。在目前較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貧富的懸殊仍舊很大,但因為有較為完備的社會保障制度,人們卻沒有像我們這些窮國家的大多數人所發愁的生活問題。即使對于那些利益攸關的事情,不同階級和派別的人也能通過利益集團間的政治斗爭,在已有法律和程序的設置下去解決。所以,雖然西方民主國家黨派林立,社會各個利益集團的政治理念紛繁,在幾乎囊括社會所有領域和幾乎所有社會問題方面都表現得歧見紛仍,甚至相互攻訐和病詬,而對市場經濟體制的認識卻驚人地一致,即都只把它看作配置資源的一種生產方式,不再像初級階段那樣對其橫加指責了。


   新浪網聲明:新浪財經登載此文出于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意味著新浪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