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禹:各路媒體圍追堵截 你們想累死林毅夫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7日 23:14 新浪財經 | |||||||||
楊禹 上一個狗年初春,尚未發福的姜文和風韻依然的王姬,帶著咱北京人闖紐約。那時的口號是: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現在,無論你愛還是恨某個人,都沒那么麻煩了。紐約多遠啊。還是送他去北大吧,跟著林毅夫老師學經濟。
春天火大,吳敬璉發怒了,因為有媒體中人評說他與利益集團有染。林毅夫還沒發怒,因為他已沒力氣發怒。幾天來他被無數的記者圍繞著,所有的人向他詢問關于所有問題的答案。能夠看得出,林老師好脾氣,忠實地履行著一個政協委員的職責,在經濟學家極度短缺的政協里竭盡全力地撐著場子,替吳老分擔采訪,為人民答疑解惑。 這屆政協里可稱著名經濟學家的,除了吳老和老林,還有蕭灼基蕭老。二老年紀漸大,惟有老林正當年,他不入圈套誰入圈套。這個圈套是媒體代表廣大受眾來設置的,在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里,啥事情都希望經濟學家給說說。所以,在圍住老林的那個圈圈里,有各報經濟版的、要聞版的、生活版的、熱線版的和文化版的,有各臺早間的、午間的和晚間的,還有中央臺、地方臺和港澳臺。 真佩服林毅夫老師,不僅有好脾氣,還有好學問,基本上你拋給他的各路問題你都能聽見回響,多則一兩小時,少則只言片語。其實只要是生動而震撼,簡潔而模糊的回答,哪怕只言片語也就夠了,夠媒體炒一壺,夠受眾暈一壺,夠其他經濟學家贊一壺或駁一壺,大家都有了事情做,大家都發生了新的工作量。 真佩服林毅夫老師,不僅有好學問,還有好身體。27年前身為“國軍中尉”的他從金門游到廈門做自我解放。那段海路,看著不長,其實挺遠。在今天,你可是要花90塊錢買張旅游船票,經一小時航行才能到的。這體格,不是吹的。陳水扁一直不讓林老師回去,說一落地就要抓他。其實林老師也沒太多功夫回去,他忙。 真佩服林毅夫老師,不僅有好身體,還有好心態。林老師喝的是芝加哥大學的洋墨水,研究的卻是中國農村。明明術業有專攻,卻被迫對很多并不在行的事情發表評論。有人攻擊他不善于做數學模型的推導,也有人稱贊他是中國經濟學家里最有望拿諾貝爾獎的。有人說他潛心學術,保持著學問人入世出世的瀟灑,也有人說他很羨慕另一個海龜,能把百年名校的教改當作一次自我欣賞的實驗。凡此種種,真假莫辯,要擱旁人,早蒙了、炸了、衰了、泄了。而林老師,畢竟行伍出身,又融會東中西學,不計較毀譽,持師道尊嚴,于紛亂中竭力自清,勤勤懇懇做個尚能自明的套中人。 做學問的人,大都生活在高墻里。這些年,一撞南墻就回頭者少,紅杏出墻者眾。墻外可迅即揚名立腕,但需遵守學問之外的另一套規則。這墻外的世界里,沒人愿意聽你把原理和模型做長篇的、系統的、嚴謹的解釋。每一個話筒,都希望你能對著它妙嘴生花,且花開即止,免得浪費磁帶。每一支筆,都可能只截取你深思熟慮所闡發高論的一小部分,做放大、扭曲和演繹。 媒體對經濟學家們的需要,既是熱情充沛的,又是陷阱四伏的。他們渴了,你就是水;他們餓了,你就是饅頭;他們過節了,你就是炮竹;他們失戀了,你就是酒。等他們喝夠了,就用你刷廁所;等他們吃飽了,就用你去攻擊陳凱歌;等他們春節過完了,就把你上繳派出所;等他們另有新歡了,就用你去麻醉新人的錢包。 所以,林毅夫和張毅夫、吳毅夫、郎毅夫、錢毅夫,等等眾多的姨夫們,愛你的人和恨你的人,都會把你忽悠到墻的外面去,讓你成為一個擁有巨大外部性的學者,讓你不僅成為諾貝爾獎的候選,也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春風送爽,祖國看強。林毅夫老師剛剛在其擅長的新農村建設上發表了高論,也在一些他不擅長的問題上做了些許被媒體誤傳的點評。為了林老師在替中國人拿回諾貝爾獎之前不至于被累死,或被娛樂規則下的唾沫淹死,在此建言獻策:請您也能像某些成熟的娛樂明星和某些成熟的經濟學家一樣,學會拒絕——在自己不擅長的問題前拒絕,在倉皇而瘋狂的圍追堵截中拒絕,在文不對題、心有旁騖的話筒前拒絕。 一旦學會了拒絕,諾貝爾獎就離您不遠了。 新浪網聲明:新浪財經登載此文出于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意味著新浪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