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引入國外戰略投資人會讓銀行更健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5日 07:35 中國青年報 | |||||||||
本報北京2月14日電(記者郭永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今天在京表示,在國家絕對控股的情況下,國有商業銀行引入國外戰略投資人只會讓銀行變得更健康,而不會危及金融安全。 吳曉靈在“中美經貿論壇”上說,從微觀上講,金融安全是要保持金融機構的穩健經營,不要因個別機構的經營不善而導致系統性擠兌風險;從宏觀上講,是保持國民經濟的
“在銀行改革過程中引入戰略投資人不會危及金融安全!彼f,重要的是我們要在宏觀上把握國民經濟的結構均衡,讓經濟運行機制更具靈活性,有更強的適應性,否則會殃及具體金融機構的經營。吳曉靈同時期待在引入國外戰略投資人的同時,引入國內投資人。 據悉,到2005年,已有25家外資銀行向20家中資銀行投資入股,其中有些銀行或投資人已入股多家中資銀行。 引入境外戰略投資人、海外上市幾乎成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必經之路。2005年年底,這種改革模式曾遭到一些金融界人士的猛烈抨擊,引出國有商業銀行是否被賤賣的質疑。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中國銀行董事長肖剛、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等金融高管曾分別出面解答人們的疑惑。 吳曉靈今天表示,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主要目的是引入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技術,是為了促進中資銀行結構的改善。對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監管當局提出了“長期持股、優化治理、業務合作、競爭回避”的原則。在國家保持絕對控股的前提下,增加外國投資人和社會公眾投資者,促進國有商業銀行結構的治理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吳曉靈說,外資銀行在與中資金融機構競爭中所展示的方法、理念對中資機構起到了示范作用。2001年的中資銀行實現贏利232億元人民幣,2005年贏利增至2532億元人民幣。中資銀行的貸款質量也得到極大改善,不良貸款率從2001年的25.4%降到了2005年的9.8%。 入世這幾年的實踐表明,盡管外資銀行的業務增長比率高于中資金融機構,但外資銀行占全國銀行業的份額并沒有太大變化。數據顯示,2001年和2005年,外資銀行資產占銀行業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8%和1.89%,人民幣貸款分別占0.35%和0.55%,外匯貸款分別占14.7%和20.97%。 目前外資入股中資銀行如要享受中資銀行的業務范圍,入股總比例不能超過25%,單個外資不能超過20%。吳曉靈表示,到2006年年底,當中國全面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后,這一比例限制只在稅收征收上有意義,對業務經營范圍的自由度將不再有約束力。 吳曉靈還說,簡化存款利率結構是中國的長期計劃,1年期以外的存款利率基準可能被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