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學者隨筆 > 正文
 

時寒冰:地方銀行擴張背后的權力沖動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9日 02:08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上海證券報 時寒冰

  2月8日,有報道稱,在日前召開的2006年重慶市工業經濟工作會上,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提議應該成立三峽銀行以緩解三峽庫區融資難的問題。

  如果將近期一些地方爭相成立地方銀行的計劃列舉出來,將非常可觀。建立地方銀
行,似乎又在成為一種熱潮。我注意到,建立地方銀行的計劃,幾乎都是由地方政府所主導。

  地方商業銀行創建的一個令人心儀的理由是:促進金融改革,以打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壟斷,增強銀行體系的效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這種效果常常由于權力的介入而大打折扣。一些地方銀行成為地方政府的"附庸"或者第二財政,有些行長本身就由政府任命,地方政府自然可以隨心所欲地干預地方銀行的運作。

  這些地方銀行設若建立,和以前銀行的最大差別,恐怕就是具體執掌的權力之手而已,至于提高效率,既然與以往的地方銀行本質上并無不同,恐怕也無從談起。那么,地方政府興建銀行的新一輪熱潮的背景是什么呢?

  其一,過去,在我國的銀行貸款中,國家政策性貸款和指令性貸款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銀行原有的體系決定了,在決定貸款的去向時,地方政府亦有一定的發言權,尤其是各地的城商行。但隨著

銀行改革的深入,銀行市場化考核體系的建立,權力與銀行商業運作逐漸分離,尤其是在上市呼聲日盛的今天,銀行的獨立性日益顯現,大銀行很難再買地方政府的賬。

  其二,中央加強宏觀調控,迫于資金限制,地方政府的投資欲望不能盡情釋放。

  這兩個因素,促使地方政府謀求一種新的突破口,建立地方銀行便成為首選,因為地方銀行的體制決定了地方會有很大自主權,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對金融的調控能力------這自然是官方說法。另外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為中小企業服務。但是,地方銀行與地方政府的緊密聯系決定著,地方銀行更傾向于為地方政府服務而非本地中小企業服務。

  地方銀行并非不能建,問題在于,銀行的產生應該是源于市場而非權力。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比,地方銀行僅人力資源一項就占據劣勢,加上權力之手無處不在,從歷史上來看,他們也未能比四大國有銀行做得更好。地方銀行由于實力小,抗風險能力很弱,一旦出現問題,不僅對地方經濟造成不良影響,也將影響社會穩定。

  事實上,即便經濟發達的日本,地方銀行的運作也困難重重。在日本,每個縣平均2.5家地方性銀行,其中超過3家地方銀行的縣有18個。由于歷史的原因,地方性銀行與地方政府關系緊密。但是,這種緊密的關系未能幫助地方性銀行成長:不良貸款數量多、比例高、增長快,經營業績差,40%處于虧損狀態。這已經成為日本政府的一大頭痛難題。

  還有一個因素必須引起注意,那就是地方債務向地方銀行的轉嫁。2004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專家在"地方債問題國際研討會"上表示:"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實際上已經超過金融風險,成為威脅

中國經濟安全與社會穩定的頭號殺手。"

  面對居高不下的地方債務,地方政府往往通過對地方金融機構的行政干預,借款墊付地方債務,導致地方債務向金融機構轉移,加大金融風險。據報道,截至2003年6月末,全國112家城市商業銀行貸款余額6523.91億元,其中不良貸款余額1078.11億元,占比達16.53%。112家城市商業銀行,歷年累計虧損的占45%,處于高風險狀態的有22家,其中13家已經資不抵債。

  由于以上原因的存在,地方政府建立地方銀行的沖動似乎有了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他們編制出來的動聽的可行性報告背后,卻有許多值得思考和警惕的因素。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