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近日發布報告稱,當前我國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比較大,而且這種收入分配差距在相當程度上是不合理的。(《新聞晨報》2月6日)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收入是由市場自發調節的,勞動者以其具有的生產要素在市場中換取相應的收入。經濟學家陳志武教授研究多國的經濟數據后發現,市場經濟能縮小人們的貧富差距。為什么在市場經濟體制施行多年以后,我國卻出現了居民收入差距過大
且不合理的局面呢?在筆者看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收入分配中的非市場因素在起作用。
比如說不同行業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往往是由行政壟斷造成的。哪些行業收入較高呢?眾所周知的是石油、電信、電力這些壟斷性行業。數據統計也證實了這一點,這些行業的人均年工資超過6萬元,遠高于其他行業。而這些行業的員工之所以收入較高,靠的是壟斷地位所獲取的超額利潤。要調整這方面的收入差距,就需要放松政府管制,打破壟斷,在充分的市場競爭條件下,各行業的利潤自會趨于平均化。
再比如說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管理層成員的工資上升過快的問題。在目前的國企體制下,許多高管的收入分配并不是由市場決定的,而是由權力決定的。有些國有企業的薪酬改革方案,明顯地偏向于大權在握的領導,而不是普通員工。特別是在一些虧損的國有企業,管理者成為窮廟里的合法富方丈。
此外,非正常收入的增長過快、所占比重過大,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國民收入以非規范的途徑流入個人手中,這些大多是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違法違規的腐敗收入,說到底還是權力尋租的體現。
因此,需要消除各種不合理的非市場因素才能改變局面,讓市場而不是權力來決定國民收入分配。
□莫林浩(湖南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