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成是吉林省梨樹縣的農民,今年1月,他11個月大的女兒劉帥被沈陽陸軍總院確診為永存動脈干,一種隨時可能死亡的病癥。在很短的時間里,劉帥的治療費已花了62900多元,而劉家一年的收入僅為4000元左右。
無奈之下,他寫信向施正榮、劉永行、黃光裕、陳天橋、魯冠球、丁磊六位“中國富豪”寫信求救。(1月23日《華商晨報》)
窮人直接寫信求助于聲名顯赫的富豪,這樣的求助方式還很少見,于是乎,便成了新聞。可以想見,借助于媒體對這一新聞的關注,劉家的困境已為社會所知,其獲得救助自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樣一來,被求助的富豪們也被置于了“爐火之上”。不救助吧,在貧富差距如此懸殊的語境之下,冷言冷語就不可避免會襲來,還可能被扣上“為富不仁”的帽子。救助吧,如果這樣的做法被效仿,此端一開,熱心于慈善的某幾個富豪可能也會無力應付,畢竟中國需要得到救助者實在太多。
從道理上來說,政府無疑應該是救助窮人的主要力量。但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還很不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覆蓋面還很窄,只能占到農村全部人口的10%左右;0至18周歲未成年人的醫療救助更是沒有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中,雖然一些地方設立了“0至18歲中小學生、嬰幼兒住院醫療互助基金”、“貧困兒童危難救急基金”等,但僧多粥少,有的只能提供幾千元的救助,實在是杯水車薪。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負債累累的困窘之中,劉福成另辟蹊徑直接求助于富豪,也是“窮極思變”吧。
但很顯然,直接求助于富豪這樣的路徑選擇,是不值得期待的。道理并不復雜:一方面,富豪對求助者的信息無法進行了解和甄別——當然媒體報道過的除外——求助者恐怕很難獲得信任。另一方面,富豪們的財力即使達得到,精力也終究是有限的。這也就是說,在這樣的模式下,求助者并不必然得到救助,從總體來看,救助的效率是不高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劉福成為從富豪那里得到救助,自身的尊嚴更是已被其完全拋置一邊。為了獲得同情,他在信中寫下了“求您了,我給您跪下了”的話,辛酸躍然紙上,給人以刺痛感。窮人獲取救濟,是不該如此不堪的。
更有效率的的做法,是增強帶有官方性質的慈善組織操作的透明度,是扶持民間慈善組織的壯大,并通過稅收以及其他優惠政策的出臺引導富翁積極進行捐贈。讓求助者面對慈善中介,既可提高救助的效率,也可維護求助者的尊嚴。
即便在發達國家,也不太可能單靠政府一己之力實現對所有窮人的救濟。民間慈善組織、樂于捐助的富豪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們國家政府社會保障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就更應該培育社會慈善力量。
慈善是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不可強求,但作為富人來講,應該認識到對窮人是有必要進行幫助的,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先生認為這種必要性在于:一方面提高窮人的生產能力,能夠提高富人所擁有物質資本的生產能力,因而對富人同樣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點,縮小現行經濟發展中的收入分配不均,利于營造和諧的、促進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
窮人直接求助于富豪是不值得期待的獲救濟路徑,但政府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慈善中介得到發育成長、富豪們表現出與身份相適應的樂善好施卻是值得期待的。
(作者:孫立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