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行的漸進式改革雖然有減少震蕩的好處,但也有時間拖得長、引發改革疲勞和失去激情、靈感的短處——這是黑龍江煤礦管理新思路給予我們的啟示。據新華網1月23日報道,為強化煤炭行業管理,合理利用黑龍江省內的煤炭資源,扭轉煤炭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黑龍江省決定重新成立煤炭行業管理機構——黑龍江省煤炭工業局。
今年,各縣市將通過整合現有機構的辦法設置獨立的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并增加編
制人數。同時將煤礦的安全管理職能全部劃入黑龍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煤礦總是出事故,我們想了許多辦法都難以遏制,于是不得不“重新成立煤炭工業局”。我讀到這句話,心里實在辛酸。要知道,原來的煤炭工業局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精簡機構、裁減政府冗員、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戰略中被取締的,目的是將眾多工業行業的生產歸口經貿委管理,減少中間環節。到了現在,當我們仍然被“精簡政府機構和冗員”這個頑固的改革難點深深困惑的時候,黑龍江省出臺這樣的措施,實在有開倒車之嫌疑!
現有煤礦的生產明明歸口經貿委管理,為啥要再成立新機構?現有的安全監管人員真的是太少嗎?筆者認為,即使有了新機構,即使增加了監管人員,都不會從根本上扭轉現有煤礦的局面。理由很簡單,煤礦目前出現的亂采、浪費、污染、制造險房、死人、腐敗等亂局,主要源于正直的人管不了和該管的人根本不愿意管,如果我們不在打擊官煤勾結上搞改革,如果不想辦法監督和限制官員的權力,那么,新的機構成立后,誰能保證這些機構的人員不去煤礦入股甚至當幕后的真正礦主?一旦這種局面出現,豈不是更加混亂了嗎?
其實,這種回歸舊的管理體制的做法并不是個案,如暫住證取消后又被恢復,如電力行業正預謀用建立超高壓電網的辦法加強全國一張網的“超級壟斷”,如石油行業正不惜一切代價將銷售環節僅有的一點民資趕出該行業等等。在這類重回舊體制的思路背后,隱藏著某些政府官員的困惑和無奈——我們的漸進式改革,不但遇到了攻堅戰,而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疲勞綜合癥,即因時間拖得太長、難以觸及既得利益群體、弱勢群體付出太多不應有的代價等原因,使改革開放初期那種巨大的社會激情有所降低,也少了許多靈感。表現在煤礦行業的改革上,就是缺乏突破的氛圍,官員們拿不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有效措施,當一次又一次的監管失效導致官員們束手無策時,不愿保持現狀、坐視不管的官員們就只得向舊體制尋求出路!
總之,這個事件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和警示:改革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就會退,我們已經到了認真反思、重振激情、知難而進、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時候了!
(作者:岳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