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與一位農婦談了兩個小時。她來自河南省信陽市以東的羅山縣。地點我有興趣。一則那里不是沿海較為富裕的地帶;二則那里的農地廣大平坦,可以多用機械耕耘,更改了一些我在《中國的農業傳統》的說法。
她說這些年農民的收入上升得快,農工的工資最近一年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加速的生活改進不是我說的近四年,而是有六年了。主要是舍農從工或從商的急升。我要一個大約
的比率估計,她想了良久,從自己親朋戚友中數手指,說一家四口的有兩個半轉到工商業去。老的幼的留在家,年輕力壯的跑廣東,跑蘇浙,跑北京,也有在農村鄰近的工廠工作,造木板居多。營商的多跑北京,做小販,或開大牌檔。離鄉別井跑工廠的不少,有些作駕駛員。作建筑工人的稱民工,也多。種植與收成時節,回家協助的多是建筑工人,跑廠的較少。家中老人照顧孩子外,負責兩個旺季之間的灌溉與施肥。以兼職化作全職,老幼不算,如果這農婦的故鄉有代表性,中國的農民在勞動人口中跌得快,比我此前想象的快得多。
農工,指那些替他家種植或收成的,開始盛行。好比插秧,幾年前是我幫你,你幫我,今天是雇用農工了。理由簡單,轉業的人多,不能再靠鄰居幫忙,農工就迅速興起了。雇用農工,永遠是按畝,不按時間算工資。我拿著計算器,按她提供的資料翻為時間工資,不肯定的要她打長途電話回家查詢,是比較有趣的調查過程吧。
插秧是艱苦的工作,每畝五十元(一年前是四十元),從早到晚十個小時,一個人可以插一畝半。那是每天七十多元工資,跑廠的三倍。但只有旺季才可以做,每年大約有兩個月。淡季要靠其它收入,也有自己農地的產出。收割也是五十元一畝,與用機械收割同價。收割機車不便宜。日產的一部三十萬,國產的十八萬,前者濕地可用,后者不成。每天可收割七十畝,那是三千五百元,但要出機車出油費,當然包維修保養。不知農村的利息率、機車折舊與保養等,算不出車員的工資,但只值數千元的代替牛耕田的翻土車,大約計算,車員的工資與人手略同,每天七八十元左右。工資比工廠高幾倍,也是旺季才有工作。婦人說,機械的采用只是這兩三年的事,采用得快。牛耕田今天只限于小農地,高低不平的。蔬菜還是全用人手的。
轉業打工,最低月薪六百,一千不難求,她的家四個出外的三個逾一千。不久前我估計過,離鄉別井的收入大約高百分之三十,今天得到的不完善的資料顯示,這差距可能高估了一點。
溫家寶先生應該高興,年多前的農業免稅或大減稅,對農民的生活改進比我想象的為大。今年起農業法定廢稅,農民一般高興,網上及香港傳媒的言論不可信。
廢除農業稅的本身會鼓勵農民留于農業,但我在《南窗集》指出,如果農地可以自由租出,會反過來,鼓勵農民離開農業。果如所料,一些報道說,去年起有某種合作社的出現。那是農民把農地合并,以股份處理,把擴大了的農地租給“資本家”,所獲租金按股分帳。這就是了,當我在《南窗集》指出租出農地會鼓勵轉業時,我懷疑農地合并的有利使用會是個頭痛問題。想不到中國的農民比我聰明。合作社者,公司也。看來這種以公司形式合并農地的方法會盛行,因為農地合并使用會提升租值。看來中國真的要來一個我說的農業革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