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專欄互動 > 正文
 

林躍勤:擴大消費需求 構建內需主導增長新模式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13:48 《中國金融》

  林躍勤

  三駕馬車:步調不一

  近年,隨著中國經濟步入一輪新的高速增長期,結構失衡現象也趨于嚴重: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出口的作用在增強,而消費對GDP的貢獻呈下降之勢。近5年來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占GDP的比重上升較快,而消費品零售總額(近似于消費)占GDP的比重則原地踏步。

    內外失衡狀況也日益明顯:內外失衡表現為出口飆升,凈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度增加,中國的國際收支表現為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同時出現了居高不下的“雙順差”,帶來了外匯儲備的被動增長和升值壓力,而內部失衡方面,儲蓄過度、投資擴張過快與消費不足特別是居民消費不足問題突出。這樣,出口、投資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就呈現出此消彼長的關系。與“雙順差”并存的是“雙依賴”——投資依賴和出口依賴。近45%的投資率創造了迄今為止世界各國工業化過程中的投資增長之最;而投資帶動的產能劇增和國內消費不足又使中國經濟向外部市場更加傾斜,致使中國出口依賴度不斷攀高,并居世界主要經濟體之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平均消費率為78%,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接近80%,美、英等發達國家在80%以上。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達1000美元左右時,居民消費率一般在60%左右,而我國2004年的最終消費率只有52.98%,其中居民消費率僅為41.43%,分別比1990年下降10個百分點和約9個百分點。可見,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背后潛藏的過分依靠出口和投資、而消費偏弱的不和諧陰影日益清晰。這種“跛腳鴨”式的增長方式無疑是不經濟的、難以持續的,更不是中國要達到富民強國之彼岸所應遵循的理想路徑。

  消費需求不足: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軟肋

  消費需求持久低迷,可能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失衡和持續發展受到嚴重挑戰。

  資本供給難以滿足投資無限擴張。由于粗放式投資邊際效率遞減,如中國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建國以后50多年的平均值為0.43,2002年下降到0.15,且呈繼續下降之勢;2005年第三季度中國上市公司利潤出現負增長,資產回報率也開始下降,高速增長對資本需求的渴求與資本有限供給之間的矛盾難以完全依靠已經極度膨脹的內部積累來化解,因而不得不增加對外資的追逐。多年來外資的進入一直是中國投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而且也形成了對其不可或缺的嚴重依賴,一旦資金供應鏈條中斷、無法繼續放量或者控制過度,中國經濟增長就會減緩。

    近10年來,外資企業在中國出口的比重提高到55%的水平,而且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90%以上。而外資供給也并非無窮盡,沖著中國廉價勞動力和廣闊市場而來的外資可能由于國內市場需求不旺和勞動力成本上升而熱度降低,耐克公司減少在廣東加工廠訂貨而到勞動力更加便宜的越南辦廠等情況就是佐證。盡管外資企業享受比內資企業低50%的實際稅負外加其他優惠,2005年上半年外資流入還是出現了頹勢。

  資源短缺和基礎設施瓶頸難以支撐投資/產能膨脹。資源和能源供應能力不足和不再廉價成為投資/產能擴張的桎梏。目前,中國的能源和資源供給潛力不足以持續支持目前經濟高速增長所需消耗的規模,而且,中國這一資源黑洞也已經讓境外供應商甚感吃力。根據預測,若按照目前最節約的日本能源人均消耗水平(5.3噸)計算,到2030年中國基本實現工業化所需要的總能耗也需要80億噸標準煤(15億人),即比目前的20億噸標準煤再增加3倍,僅石油年進口量就要達到20億噸,接近目前世界年均石油貿易量(22億噸)。

  但如果2030年后年均消耗90億噸煤炭的話,中國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將比2005年的2700萬噸再增加3倍多,而環保專家計算的中國最高環境容量只有1600萬噸。此外,銅、鐵礦等許多資源,以及水、土地、電力、運輸條件等也難以支撐投資規模擴大所帶來的壓力。

  低收入、低消費抑制勞動力擴大再生產。近年,沿海已經出現的民工荒表明,被過分壓低的廉價勞動力并非源源不絕,通過壓低勞動力成本以換取競爭力的空間在萎縮。長期低收入、低福利使生產者消費能力嚴重不足,勞動力擴大再生產受阻。目前中國有4億多人的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還包括實物折算)。

  勞動者收入過低不僅會影響其身體健康狀況,而且會減少甚至剝奪其享受休閑、娛樂、健身機會,使其受教育程度和職業素質難以提高,制約其勞動素質、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的提高,造成不僅產品與服務質量提高慢、創新能力不足,而且安全事故多等嚴重后果。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僅安全事故和災難給中國造成的損失就高達800億美元,相當于GDP的6%。

  外部市場難以消化中國過剩產品。根據近年消費品市場主要商品供求分析報告,國內600種主要商品中,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供過于求的有446種,占74.3%,而與居民日常生活消費關系密切的工業品供過于求的比重高達84%,國內企業開工率經常維持在60%的低水平。內需消化不良,必然要尋找出口渠道,而外部市場容量也是有限的。首先,貿易規模擴大會導致貿易條件進一步惡化。

  隨著中國出口快速增長,中國貿易條件指數從1995年的109%下降到2004年的90.8%,而2001~2004年下降更快,年均下降2.2個百分點。2004年貿易條件惡化的大約5%又轉化為占國內生產總值1.5%的購買力的下降。這種“以經常項目順差轉化為外匯儲備資產+大規模外資內流”的組合實際上等于中國用境外低收益資產替換國內高收益資產的利益倒貼行為,即“貧困化增長”,在全球經濟失衡格局下很難長久持續。

  其次,出口過分擴張引起貿易摩擦增多,國際聲譽受損。中國資本與外匯的“雙順差”加劇了中國與貿易伙伴的經貿爭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國外已經發起針對或涉及中國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與特保措施調查700多起,影響到中國70%多的出口企業200多億美元的出口,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政府消費擴張無法實現資源和社會財富的最優配置。在消費中,政府消費很旺而居民消費不足,政府消費與居民消費增長呈現出前高后低之逆勢變化:兩者在社會消費總額中的比重從1990年的19.8∶80.2變為2004年的21.8∶78.2。政府消費擴張的根本問題還在于政府行政性經費快速增長,而用于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科技、國防等公共服務開支的增長卻較慢,2003年高達3.8萬億元的國家實際支出中用于公民最需要的社會保障、撫恤救濟、教育和醫療四類的只有21.3%,而在發達國家增長最快的往往是公共服務支出,行政經費支出受到嚴格限制而增長最慢。

  因此,擴大消費需求,依賴政府消費擴大是行不通的。因為通過增加政府行政開支既會降低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增加社會成本,又會促長奢侈與腐敗之風,加大官員與百姓實際收入和福利的差距,容易形成社會不滿情緒的累積。

  擴大消費需求,構建內需主導增長新模式

  轉變增長理念,樹立大國經濟自主增長的新思維。與投資需求相比,消費需求是最終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更為穩定和明顯。研究表明,目前我國投資每增加1%,可以拉動GDP增長0.2%;而居民消費每增加1%,可以拉動GDP增長0.8%。需求不足必然使大量投資形成的產能過剩,從而使業已形成的生產能力開工不足,失業增加,勞動者收入增長難,這些又降低了整個居民購買力,在出口受阻情況下,造成生產過剩并可能發生經濟危機。

  考慮到“十五”期間暴漲的投資肯定會在“十一五”后期出現產出高峰,如果不能使國內消費同步甚至更快增長,則“十一五”期間爆發生產過剩危機的幾率不小。中國資源要素、人口和市場條件決定了不可能像資源缺乏、市場狹小的小國那樣依靠外部市場來發展經濟,不能通過產業外部轉移來解決就業和產能過剩矛盾,不能通過匯率水平的調整來解決順差問題。內需主導是大國經濟的普遍特征,調整國內結構對大國經濟更為重要。

  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多次提出要擴大內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12月1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調整投資消費關系、擴大消費需求、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是2006年經濟工作的八項主要任務之一。為此,要從過分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轉向更多依靠消費為主,要努力擴大國內需求,努力調整投資消費關系,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改善消費環境。

  這是增強自主增長能力并更好地處理國際經貿合作關系,實現互利雙贏局面的關鍵。切實轉變片面追求速度的短期政績觀,將中長期結構優化、平穩發展擺在首位,及時制定鼓勵消費需求的有效政策并將其落到實處是關鍵。

  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有效需求。擴大消費需求的核心在于提高居民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階層居民收入和農民收入。為此,要調整收入分配政策,改變多年來事實上的先發展后吃飯、積累重于消費、增長高于生活的國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建設方針,要使國民收入分配向消費適度傾斜,并使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取得均衡,甚至在今后一段時期讓消費保持更快的增速。

  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關鍵在于適當壓縮政府經濟建設投資和相應增加公共服務開支;建立合理有效的工資增長機制,使職工工資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創造就業機會,減少失業人群、加大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力度。特別要增加農民收入水平,中國消費不振,主要是由于占人口60%的農民收入水平低,消費能力弱。要通過完善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機制保證農民權益、減輕農民負擔,清理拖欠農民工工資,鼓勵農民進城務工,同時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農村免費義務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使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并防止脫貧農民返貧。

  增強分配公平,減少兩極分化。少數人收入高、多數人收入低是目前儲蓄居高不下、消費不足的根本原因。中國基尼系數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0.288擴大到90年代中期的0.388和目前的0.45。前些年中國過分追求效率優先,結果公平受損。如今,必須實現公平優先,公平與效率兼顧,這就需要通過再分配體制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加大城市反哺農村、工業支持農業的力度。

  改善消費環境,提高消費傾向。中國居民對未來收入不確定性高和支出增加剛性的預防性儲蓄偏好很高是消費傾向降低、即期消費減少的重要因素。調查顯示,子女教育、就醫、養老、買房等四項用途占居民儲蓄用途的66.5%。通過改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解決居民預期支出增加是提高居民消費信心和消費傾向的重要因素。

  世界銀行強調指出,要獲得廣泛支持,必須讓大眾分享增長的成果,而且要落實到明確和有效的機制與制度上。一方面,要對住房、醫療、教育和養老體制等進行市場化改革,促進競爭,改善服務質量,另一方面,政府必須完善監控,對中低收入階層提供必要的優惠和保障,規范和完善城市“低保”,加快普及農村保障等,消除居民的后顧之憂。

  在建立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上,改善消費信貸,拓寬消費信貸領域,鼓勵和便利消費。還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消除制約消費增長的諸多不利因素,如地區封鎖、內外貿分割、企業不正當競爭及假冒偽劣猖獗等,因此,亟須加大執法力度,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創造誠信、健康與安全的消費環境。

  拓寬消費領域,加快消費升級。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新興服務業的生產和消費在整個經濟中的地位還很低。據統計,中國居民消費中衣食所占比重從2000年的49.5%下降到2003年的46.9%,下降不到3個百分點,文化娛樂所占比重由13.4%上升到14.3%,上升不到1個百分點。消費升級緩慢又反過來制約了消費的擴大。

  促進消費升級,第一,要認識到現代服務業的生產和消費對于整個產業升級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是越來越大的。目前我國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2%,低于發展中國家45%的平均水平。發展服務消費是促進我國消費擴張的一個重要領域。

  第二,要大量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并創造生產和消費的良好環境。除了發展住宅、汽車、家電、IT產品等硬服務消費外,特別要大力發展旅游、信息、教育、文化、健身、藝術、休閑等軟服務消費。

  第三,需要擴大服務業生產與消費領域的開放,減少對文化、教育、出版業等傳統意識形態的偏見和行政審批干預,打破壟斷經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第四,政府要通過財稅、信貸、土地等政策優惠鼓勵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從注重“中間產品”(金融、交通、賓館等)消費轉向注重“最終產品”(文化、娛樂、信息、餐飲等)的消費,擴大家庭對服務的最終消費,推進產業結構與消費升級的良性互動。

  第五,要宣傳和引導居民轉變消費意識,從偏重物質消費轉向物質與精神消費并重,倡導從偏重硬服務產品(旅游、娛樂、餐飲)的消費到重視軟服務產品(文化、藝術、體育等)的消費。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