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倍:從終結限小政策反思公共政策的取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5日 16:58 紅網 | |||||||||
備受爭議的“限小”政策即將走向終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新一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宣布:“各地不得以緩解交通擁堵等為由,對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采取交通管理限制措施;更新出租汽車車輛時,要在滿足乘用功能的基礎上,積極鼓勵選用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見新華網1月4日) 近些年,一些地方針對小排量經濟型汽車廢氣和噪聲污染大、安全性不高、外形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多元利益主體之一,政府也會尋求自身的最大利益,當公共政策可能對自身的利益產生影響時,在缺乏相應制度的剛性約束的情況下,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或執行者常常會從自身的角度對公共政策的制定或執行施加影響,使公共政策朝有利于個人和小團體的角度轉化而侵犯公眾利益,從而將公共政策異化為“私人政策”,事實上各種各樣“限小”政策的出臺,就是把公共政策異化為“私人政策”的表現。 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持續發展意識的覺醒,這種侵犯公共的、社會的長遠發展利益,影響社會的長久和持續發展的政策已越來越多地受到公眾的關注和抵制,開始反思其后果和所付出的代價。人文關懷、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已成為衡量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價值取向之一。筆者以為,作為社會公共管理權威機構的政府必須從把握社會發展走向的角度出發,從理性的角度預測社會的未來發展走向,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代表社會發展方向的公共政策來引導社會的未來發展走向,做到既注重現實發展的需要,也考慮社會未來的長遠利益。 社會的發展和道德取向總是要為大多數人謀利益,促進大多數人的發展,這一點在現代社會表現得尤為明顯。終結“限小”政策表明政府正在把促進社會的發展和大多數人生活質量的提高作為自己制定公共政策的宗旨。 此外,當下的公共政策還必須關注社會公平問題,從平等、自由和機會公正平等的原則出發,除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外,還應考慮或兼顧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因為這些群體由于自身的原因,其利益往往容易被忽視,不被重視,這不僅有違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也違背了平等這一民主制度的核心原則。目前在我國,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利益的重新分化和分配,弱勢群體的生活正在受到影響,他們作為國家改革政策的利益受損者,理應得到國家政策的關懷,政府應通過公共政策建立合適的機制,作出一些不平等的制度安排,以服務于每個人的利益,尤其是境況最差的人的利益,增加他們社會和經濟地位上升的機會,由結果公平向機會公平轉變,因為提供機會遠比提供面包更能促進一個人生存與奮斗的動力。 但愿終結“限小”政策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關乎公眾切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反思! (作者:朱四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