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專欄互動 > 正文
 

鄢烈山:康曉光喪失歷史感 認為犧牲環境合理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1日 10:03 東方早報

  早報評論專欄作者 鄢烈山

  12月19日《南方日報》發表了一組以“農村水污染讓田園風光不再”為主題的“社會觀察”報道,舉了兩個案例。一是廣東韶關市武江區西聯鎮甘棠村的幾百戶村民飽受水污染之苦,塘里的魚死了,地里的菜黃了,“飲水都成了問題”;另一個是該省臺山市三八鎮朝中村“百年古井水質被污”,“水稻畝產降一半”。

  這樣的“案例”在全國不勝枚舉。比如,我的老家湖北江漢平原也正“水鄉經歷用水危機”;《三聯生活周刊》2005年第39期的“熱點”報道是,“(浙江)嘉興霍亂:百強縣的脆弱生態標本”;國家環保總局主辦的《綠葉》雜志2005年第11期刊出“現場目擊”:“(湖南)邵陽八百村民苦等養命水”及“(甘肅)皋蘭縣非法煉油熏黑一片天”……甚至不用出城,我們也不難感受到國土污染的嚴重性以及給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的巨大危害,否則桶裝水經營就不會在城里發展成如今這么興旺發達的“朝陽產業”了!

  可以說,每個不瞽不聾的國人都能感覺到中國的環保危機已然發生,直面現實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已刻不容緩。

  可是,有人卻不這樣看。這個人非等閑之輩,而是這幾年頗為活躍的青年學者康曉光。此人有一大堆頗為響亮的名銜:中科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農業部農村污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科院研究生院、清華大學、人民大學教授;還有中國社科院儒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等等。所以,他的發言影響力不可小覷,不可視同BBS上網友灌水,一笑了之。

  昨天看到環保總局的綠葉《雜志》2005年第11期上有篇康曉光的專訪,題為《文明轉型并非對發展的否定》。這回他是以“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示人的。《南方人物周刊》記者曾在《儒教激流中的康曉光》一文中描摹此人具有“當仁不讓的脾氣”和“不時流露出的智力上的優越感”。從《綠葉》這篇專訪可以看得出他的這種“脾氣”和“優越感”。這個且不管,只問他講的是否有道理。

  在康曉光看來,我們現在大可不必對環境問題大驚小怪。他一向認為“從傳統的工業文明發展到生態文明的進程,有其必須經歷的歷史進程”,“為了社會的整體利益而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環境是合理的”。———我們且不管這樣的觀點是什么“主義”,只問這位國情研究專家:我們現在處于什么樣的“歷史進程”,當下的環境犧牲是在什么樣的“一定程度”之內,是“合理”的嗎?他說:“環境保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歷史上來看,只有在環境已經惡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才會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存在,才會開始注重環境保護。”———請問,我們當下的環境惡化的程度還不“達標”嗎?他說,“我們必須看到,良好的生態環境僅僅是人的需求之一,它并不是最緊迫的需求———當一個人飯還吃不飽時,衣食住行都有困難時,青山綠水的優美環境對他是沒有多少意義的。”———我怎么聽,都覺得這些話像是急于“招商引資”出政績而不管什么企業都敢招徠的鄉鎮干部講的。他若到淮河兩岸走一走,到前述那些連飲水都發生困難的地方問一問,大約不會講出那樣喪失現實感的“道理”吧?多少有點現實感的人會知道:人們現在對環境所要求的,并不是發達國家那種花園般的優美環境,而是賴以續命的無毒害飲與食條件。

  康曉光在訪談中一再強調:“要實現文明轉型,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并不意味著是對發展的否定,也不意味著是對新中國歷史的否定。”“以今天需要改變傳統經濟增長模式、實現環境保護為由,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發展的過程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破壞,因而這種發展道路是錯誤的。這種激進的觀點,我難以茍同。”

  我不是“激進的環保主義者”,但對康曉光的這種觀點,也萬難茍同。如果我們不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模式進行反思,怎么可能革故鼎新,開辟新的發展道路呢?

  據《科學時報》12月6日報道,錢正英院士11月24日在“中國水論壇”講座上坦言,自己過去主持水利部工作時犯了錯誤,即“只注重社會經濟用水,沒認識到首先需保護河流的生態與環境需水。現在我們水利部門留下來的傳統思維仍是注重社會經濟用水,對生態與環境需水注意不夠,這個錯誤的源頭在我。”

  請看,曾經主事的高官可以正視原有的建設模式和遺存的傳統思維的弊害,康曉光卻一口咬定“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道路一貫正確,這真有點不可思議!讓我們想一想“大躍進”的折騰與15年的“農業學大寨”,那種“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征服與改造模式,難道不是走了歷史的彎路?如果不承認“以糧為綱”的發展模式是狹隘的得不償失的勞民傷財的,我們今天有什么必要搞退耕還林(湖、草)?如果“人民公社”制度不是違背客觀規律的發展模式,它怎么會大快人心地解體?

  康曉光如此喪失歷史感,仿佛一個

外星人在論當代中國的歷史進程,還能算得上一個嚴肅的學者嗎?

  沒有人會認為“文明轉型”是對發展的否定;當今社會否定“發展”的人不多,至少不包括我。但是“文明轉型”(轉型到生態文明)肯定要超越舊有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超越”不等于否定,但必然包含有否定。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