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社會資本進入醫療系統后更需要監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30日 08:33 新京報 | |||||||||
衛生部負責人近日在全國衛生廳局長專題培訓班上透露,將繼續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改變醫療服務基本由公立機構壟斷的局面。他認為,應該考慮通過改革將一部分公立醫療機構改制,由社會力量舉辦,為群眾提供不同層次的服務。 當前我們的醫療系統存在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市場化過度與市場化不足并存。在藥價、住院費以及“個人負擔比重”等方面過度市場化;在允許社會資本進入等方面卻市場
改革開放以來,醫療行業原有的體制被打破了,但是新的體制卻沒有及時完善地建立起來。政府監管部門也沒有到位。因而,醫療領域失序、混亂的現象時有發生。由于局限于“條條”管理,衛生部能夠做的事情也僅僅是加強醫療供給方的管理。 醫療行業是個特殊的行業,由于信息的嚴重不對稱,醫院實際上處于賣方壟斷的地位上,而患者往往是價格的被動接受者。因而,在涉及價格監管、醫生資格的認定、醫院的分類經營、錯位競爭以及醫療器械的研發等方面,政府應當出面加強監管。真正使老百姓不但看得起病、看得到病也能夠看得好病。因而,醫療供給方管理對醫療體制改革有重要意義。 衛生部負責人認為,醫療機構管理體制改變主要應解決以下問題:一是改變醫療服務基本由公立機構壟斷的局面。2003年的統計表明,全國公立醫院占醫院總數的96%,社會辦醫院僅占4%。公立醫療機構的壟斷局面沒有改變。二是實行真正意義的醫院分類管理。目前對醫療機構實際上是按照所有制分類,把公立醫院都定為非營利性,把社會辦醫院都定為營利性。但現在的情況是公立醫院絕大部分都在追求利潤,又享受免稅和政府補貼。而社會辦醫院既要繳稅,政府也不給補貼。因此,現行的政策和管理是存在問題的,既放松了對公立醫院的監管,也限制了民營醫院的發展。所以,允許社會資本進入應該說是在醫療供給方管理上的一大進步。 但是同時也應該看到,醫療體制改革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涉及患者、醫院、政府、醫保機構方方面面,因而這項改革是個系統工程。從基本的供給和需求原理上來說,改革的出發點不僅僅應該著力于醫療供給方,也要切實解決醫療需求方和中介組織的問題。應該說,我們看到了作為供給方的醫院存在的諸多問題,但是僅僅從供給方的改革來尋求醫療服務體系的改善可能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而,醫療體制改革不單單是衛生部一家的事情,這項改革還涉及財政、社保、藥監、物價等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統籌兼顧,把這項改革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抓。 而且,允許社會資本的進入也不是不要政府的監管。要注意避免社會資本進入之后產生的醫療泡沫。既然政府的著眼點在于解決老百姓看病“看得起、看得到、看得好”的問題,那么對于進入醫療行業的資本,不管是來自國家也好,還是來自社會也好,都要進行一定的監管。監管不是限制,而是為了保證政府目標的實現。 □管清友(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