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管理層次,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提高工作效率,陜西省對2004年12月前設立的各種領導小組、委員會、協調小組、指揮部、組委會等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進行清理。265個議事協調和臨時機構被撤銷,18個機構保留至工作結束后撤銷。(11月6日《新京報》)
而有關這樣的撤銷的新聞前幾天就出現過。據11月1日《新華網》報道,安徽省黃山
市政府近日撤并市“清理整頓小水泥廠領導小組”等103個領導小組。據介紹,各種名目繁多的領導小組、指揮部,成為造成“文山會海”的重要原因,少數干部養成靠會議、文件指揮工作的習慣。
一家省政府一下子撤銷了265個議事協調和臨時機構。一家市政府一下子撤并了103個領導小組。那么,在我們的政府部門中,到底有多少臨時機構?事實上,多年來我們就是這么做的,不管什么工作,本來由相應部門進行正常管理就足夠了,頂多需要相關部門協調一下而已,而且他們提供協調服務也應該是份內工作。但為了顯示重視,首先就要成立臨時機構,之后就鄭重其事的發文,至于發完文之后怎么樣那可就不好說了,反正工作還得那些相應的部門去做,所謂的臨時機構不過是給這項工作戴個高帽子而已。
但各種各樣的臨時機構絕對不僅僅是擺樣子、戴帽子那么簡單。就拿基建工程來說吧,政府工程往往被看成是塊“肥肉”,不少干部因經不住金錢和物質的誘惑而落馬。但是,深圳卻從體制上破解了政府工程廉政的難題,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建筑工務署,3年來,深圳建筑工務署管理72項工程,累計完成政府工程投資85億元,為納稅人節省了管理成本,而節省的建設資金高達20多億元,沒出現一宗腐敗案件,沒倒下一個干部。而以往是不是每一項工程都要成立一個“臨時機構”(“基建辦”或者“工程指揮部”)來負責工程建設管理?但結果怎么樣?工程超標準、超規模、超預算、拖工期,還引發政府投資“無底洞”、工期“馬拉松”和質量“豆腐渣”,甚至于工程建起來了,領導卻倒下去的事,不是屢見不鮮嗎?
事實上,臨時機構的本身就是個畸形怪胎,是由于各部門之間分工不清,職責不明,人浮于事、好大喜功等的產物。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臨時機構的被撤并肯定是一種必然。
(作者:吳永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