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異象與政策窘境
中國宏觀經濟5月份指標陸續公布,CPI與PPI仍維持負增長,前者負1.4%,后者負6%至7%。另一方面,信貸規模6600億元人民幣,累計1~5月,已達5.9萬億元人民幣,超過原先設定之全年5萬億元的規模。
與中國類似,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面對著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全球需求萎縮(IMF估計,今年將出現上世紀二戰結束以來首次的全球貿易負增長及全球經濟負增長),幾乎都在第一時間內斷然采取了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希望通過流動性的大量釋出,拉動消費與投資,阻止經濟下滑的速度。
然而迄今為止,預期中的政策效果似乎尚未出現,各國的投資仍處低速(中國是唯一例外,通過政策傳導,大力拉動了國企及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消費亦未見復蘇,這個情況,充分體現在各國物價指數的表現上,無論工業生產指數及消費者物價指數都拉不起來,換言之,呈現通縮現象。
有趣的是,與一般物價水準普遍出現通縮現象形成對照,一種不在預期之中的效果卻出現了。近幾個月,首先是各國股市出現了強勁上揚,接著是最近一兩個月,各國的房市出現了明顯回暖跡象,還有包括石油在內的資源商品價格也紛紛大幅上漲。這是怎么回事?
兩個解讀,兩解讀之間又彼此相關。第一,當然是貨幣供給急劇增加的效應。原本期待這些流動性能流向投資與消費,但效果有限,錢也不會回流銀行,因為利率太低,最后只能流往股市,這就出現了實體經濟指標普遍仍不理想,但一貫被視為“晴雨表”的股市表現卻十分亮麗的“冰火兩重天”現象。其次,由于各國政府因應對危機釋放出來的流動性實在超級龐大,無法不讓人產生通貨膨脹的憂慮。目前通貨膨脹尚未出現,因為CPI與PPI仍都在負增長狀態;且無論理論或經驗,從貨幣供給擴張,經由傳導過程,反映在物價的變動上,少說要一年以上時間,但心理已經出現“預期”。當人們開始產生未來必有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預期之后,就開始把手中富余的流動性“投放”在比較容易保值與增值的資產上頭,比如:(1)房地產;(2)大宗商品期貨等。這就出現了同屬價格,一般商品不管是消費品還是工業用品都下跌,但資產類及大宗資源商品價格卻反而上揚的奇特現象;蛘哒f,眼前及短期物價下跌或平穩,中、長期物價走勢卻極有可能大幅上升的現象。這樣的現象極為罕見,甚至對許多國家而言,簡直是前所未見,從而對各國政府構成了極大的困擾。
就傳統經濟政策的理論而言,無論貨幣或財政政策,都只有兩種操作方式,一是擴張性(即積極性),二是緊縮性。前者用于促進增長,但不利于穩定物價;后者有利于穩定物價,卻不利于促進增長。經濟官員與經濟學家的專業與職責就是嫻熟、妥善地拿捏分寸,使經濟政策的操作盡可能地兼顧到經濟的增長與物價的穩定。但當前各國的情況卻讓經濟政策面臨了空前的窘境。一方面,實體經濟仍十分疲弱,需要盡最大力道,釋放流動性去拉動需求;可另一方面,如此做法卻極有可能在稍后產生嚴重通脹的后果。油門與剎車之間,力道與時間點的拿捏,是高難度的挑戰。比這還要麻煩的是,當前的物價形勢還出現了分道揚鑣現象,CPI、PPI往下走,資產、商品期貨價格卻往上走,好比一個人,上半身熱,下半身冷,但只有一個藥方,要不治熱,要不治冷,這就不知該如何對癥下藥了。
后金融危機時代的通脹與通縮,不僅考驗著消費者與投資者,更考驗著各國的經濟學家與經濟官員。